为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期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府办规〔2021〕1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更多优质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通过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7月12日,由广州市科技局指导,由广州产投集团主办的首届广州拟上市高企百强榜单评选暨拟上市高企培训计划正式启动。
本次启动仪式以“珠江红船”为载体,寓意广州高企乘百强榜单之东风扬帆启航,逐梦领航绘上市蓝图。启动仪式现场,市科技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石鹏飞,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秀彬,广东证监局会计监管处副处长徐敏慧,广州产投集团副总经理罗永忠,共同启动广州拟上市高企百强榜单评选、拟上市高企培训计划。同时,广州拟上市高企培育服务小管家“高企号”首次亮相,“高企号”服务小管家以“船”为雏形,寓意开拓、变革与科技创新精神,将全程陪伴“百强榜单”企业从评选到培育全过程乘风破浪,高质量登陆资本市场。
一、联同多方建立榜单,打造资本市场“广州高企梯队”
“上市高企百强榜单”是联合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等专业机构发布建立的,按照“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思路,坚持境内境外上市并举,市场板块并重,支持高企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并按年度对榜单予以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榜单“风向竿”作用,最大程度撬动市场力量聚焦榜单企业开展拟上市高企培训等系列服务,形成我市上市高企“生力军”,未来五年内(2022—2026 年),力争全市新增上市高企 100 家,实现上市高企数量倍增,打造资本市场“广州高企梯队”。
二、厚植广州高企根基,凝聚合力推动高企上市
目前,广州现有高企总数1.2万家,稳居全国第四,贡献了全市超过1/6的企业所得税税收,营收百亿、十亿级、亿级以上高企数量达到26家、297家和2007家。
市科技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石鹏飞指出,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上市企业10家,其中有9家为高企。上市高企共有99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47.4%。为进一步通过资本市场助力高企做大做强,助推广州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市科技局实施《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强服务树标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行动方案(2022—2026年)》(“高企六条”),印发了《关于实施高企上市倍增行动的工作方案》,联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撬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市场化服务力量,支持广州产投发挥国资重大平台支撑作用,共同形成推动高企上市的强大“合力”。
三、依托“雨林”生态服务,引导资源赋能“生力军”
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广州产投集团积极践行“投资广州、投资实体、投资未来”重要使命,依托国有平台资源优势,通过落地孵化、产业加速、投融资对接、企业培训、上市挂牌辅导等举措,培育出一批核心技术过硬、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高的企业,分行业、分层次、分梯队建立起广州市上市高企“生力军”。
广州产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永忠表示,当前广州产投集团正在组建千亿级产业母基金和创投母基金,未来,集团将坚持产业引领,重点投资支持广州创新驱动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依托旗下的全链条基金集群、行业协会、孵化器、产业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为企业搭建“一站式雨林生态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在更大的空间整合资源、链接耦合,汇聚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四、数字化支撑上市模型,六大举措加速企业上市
榜单评选围绕注重研发投入、产品质高价优的广州高企开展,评选过程创新采用“模型评分+专家调研”模式,首次将科创属性评价与企业上市要素相融合,基于全链条的科技投资、企业服务,集聚了广州市产业发展数字资源,如高企等优质企业数据、大型仪器设备、文献数据等科技创新资源数据、全市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数据,建设了“广州产业创新生态云平台”。此外,广州产投集团联合专业券商和创投机构,基于企业拟上市板块条件适配、经营能力及成长性、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等维度,打造了拟上市高企评分模型。在模型评分的基础上,将组织企业与专家智库深度对接,就其研发实力、财务状况、行业地位、公司结构、发展痛点等关键要素,开展综合评审。
本次评选为上榜企业提供了包含“上市赋能”、“融资赋能”、“场地赋能”、“科创赋能”、“人才赋能”、“宣传赋能”等6大培育举措的“拟上市高企百强榜”专属服务包。一是培训赋能。举办公益性上市培训,对上榜企业就上市审核规则、上市地选择、上市时间表等上市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进行解答并开展培训。针对拟启动上市的上榜企业,合作机构对企业量身定制免费资本运作方案,并提供专业上市辅导服务。二是融资赋能。为上榜企业打造“资本对接舱”专属闭门路演,助力上榜企业获取优质投资机构资源。上榜企业均可加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享受最高3000万元贷款额度,享受最高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额度。三是场地赋能。通过深化产业集聚效应,培育特色产业集聚生态,上榜企业可优先入驻主办方及联合协办单位的功能园区,享受相关场地优惠政策。四是科创赋能。上榜企业可享受免费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运营等免费诊断服务。优先推荐揭榜挂帅,帮助上榜企业寻找更佳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五是人才赋能。可为上榜企业提供高管团队提升计划。依托“海交会”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招聘平台,为上榜企业提供免费招聘服务。上榜企业还可享受高层次人才、人才绿卡、人才落户等政策申报优惠服务。六是宣传赋能。上榜企业可享受免费高质量品牌宣传,如品牌展示、品牌提升、品牌推广的多功能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动资本与企业的高效对接,持续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融资服务,加速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