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届中医药文化节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和弘扬大医精诚,纪念《中医药法》颁布两周年,让广大市民近距离知晓、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7月12日上午,花都区中医中药中国行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届中医药文化节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
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琼辉、区人大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委主任卢敏宜,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扬,区卫健局调研员曾建新,区卫健局工会副主席、健教所副所长邓晓红,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文丽俊,医院班子成员及科室骨干参加了开幕仪式。
活动邀请了名中医到场免费义诊,并安排文艺表演及中医疗法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加。
活动共设置5个体验区域,包括中医药展示区、膏方展示及体验区、治未病体验区、中医理疗体验区以及中医护理体验区。当天的活动体验区人潮涌动,络绎不绝,不少市民专程前来体验中医理疗魅力。
治未病体验区——治未病是中医传统的养生保健理念,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等九种。中医师根据个人不同体质,遵循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形成的适宜于个体的养生保健方法。治未病中心提供80个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免费体验名额,广受群众好评。
中医理疗体验区——中医理疗项目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针灸康复科安排了中频及智能脉冲治疗仪两项体验服务,彰显传统中医理疗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专科特色。
中医护理体验区——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和特点,护理部安排了铜砭刮痧、游走罐、耳穴压豆、小儿推拿、艾灸、耳部刮痧、拔火罐、中药封包等项目体验,广大群众可亲身领略中医护理魅力。
膏方展示及体验区——该区域提供固元膏制作展示,并提供免费品尝。膏方是中医的一种传统剂型,具有在中医养生保健,防治亚健康和治疗慢性病方面应用广泛。活动现场设置了膏方展示及体验区,吸引不少群众簇拥品尝。回归传统又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膏方文化一直就是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一大亮点。药学部开发出“一种药膏的制作设备”、“一种中药液过滤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中医药展示区——其中陈列了中药器具、医院制剂、药用植物标本、针灸器械等,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宣传中医药文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院制剂始创于上世纪90年代,先后研制出“妇洁康洗剂”、“益气复元合剂”等20多种制剂。其中,“妇洁康洗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成功实现落地转化,累计总产量超过5000万瓶,惠及患者近200万人次。
三伏天天灸——活动当天也是天灸头伏日,三伏天灸作为传统医学中“冬病夏治”最典型的保健疗法,通过夏至之时顺从阳气之盛充实卫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之功。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中医铁粉提前开好治疗单相应中医未病先治的养生理念。
中医名家义诊——活动邀请了多位中医专家到场免费义诊。庄晓鸣、邱峻、饶芳、刘媛、王维华、刘兆周等六位专家参与其中,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把脉问诊、讲解夏季养生及“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知识。义诊活动得到大众热烈欢迎,活动还没开始,就可以看到不少市民早早就前来等候。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数千年来,植根于华夏沃土,在临床实践的风风雨雨中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枝繁果丰,矗立于世界传统医药之林。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连续三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为市民提供简便易灵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并将以此为契机,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深入民心,发扬、传承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