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科技周:科普蓝染技艺,弘扬生态文明
8月22日,2020年广州科技周正式启动,全市154家科普基地面向全市人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大师工坊作为科普基地,也迎来了首批参加活动的市民。
在本次科技周,非遗传承大师工坊以蓝染传统手工艺科普为主题,让市民了解并亲手体验扎染的制作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神奇魅力的同时,引导和鼓励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生态文化。
每一份美好,都可能是对未来的启发
扎染工艺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它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现代工业染技术,古法传统蓝染工艺是利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各种含有色素的植物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色彩浑然天成,无任何化学添加剂,能有效减少或避免生产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活动现场,大家在吕倩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非遗传承大师工坊,并参与了古法传统蓝染工艺知识普及课程,了解蓝染的历史发展、制作流程、文化内涵以及扎染技术特点。
在体验过程中,通过吕倩老师的指导及助理老师的协助,大家开始按自己所构想的图案进行创作,扎染的魅力在于每一朵花(图案)都各不相同,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
当一件件带着温度的作品慢慢地呈现出来,参与活动的市民找到了动手创造美的趣味,也对绿色环保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大家在相互协助完成作品的同时,也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朋友之间的互动,增强了他们分享和交流的意识。
非遗与科普并进,展中华风采
非遗传承大师工坊一直致力成为集宣传、传承、教育、创新为一体的非遗传承与科普阵地。让人们了解传统工艺,让非遗文化走进生活,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新形式。
加强对传统蓝染工艺的科普与宣传,既能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崇绿色环保时尚,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