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做法每年害死20万人,服药的这些讲究你都知道吗?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的通知》(药监综〔2020〕92号)要求,省药品监管局定于202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开展广东省2020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今年以“安全用药,战疫同行”为主题,举办药品安全知识系列科普等主题活动。
安全用药月,用药安全知识科普不能少。本期内容将为大家介绍,错误的药物服用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很多人认为,自己随便吃几种药就能对付感冒发烧等疾病,但稍不留神,有人就因此而进了ICU……据相关统计报告,中国每年因错误用药导致健康问题的人数高达250万,其中20万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安全用药的前提是对药品的基础常识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对于多种药物混用也需特别谨慎,错误的药物混用可谓是用药中的大忌。
首先,药物混用和联合用药不同,联合用药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其结果主要是为了增加药物的疗效或为了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而有些药物混用,却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那么,有哪些药物不能混用呢?
常见药物混用的危险组合
1.感冒药:多种感冒药混着吃,当心引发肝衰竭
感冒药代表:复方氨酚肾素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维C银翘片等。
感冒药大部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别名扑热息痛,是广泛使用的安全性较高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但如果患者不看药品成分,或本身存在着脂肪肝等肝病,盲目服用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退烧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肝损伤,甚至引起肝衰竭或死亡。
2.非甾体抗炎药:多种非甾体抗炎药混着吃,当心胃肠道出血
非甾体抗炎药代表: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等。
非甾体抗炎药(NSAID)由于作用机理相似,如果同服多种此类药,可能加重副作用,轻则引起恶心、呕吐,重则引起胃肠道出血。另外,非甾体抗炎药会影响很多抗高血压药物的效果,而且由于不少非甾体抗炎药是非处方药物,很容易就能买到,使用时更要多留意。
3.头孢类药物:头孢类药物混服含酒精药物,当心引发乙醛中毒
头孢类药物代表:头孢哌酮、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等。
含酒精药物代表:藿香正气水(注意不是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液)、养阴清肺糖浆等(tips:通常名字中含有“酊”字的药物,都含酒精)。
酒精在人体内消化产生乙醛,而头孢类药物多会抑制乙醛在体内的代谢,造成乙醛蓄积,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酒精还可能和某些头孢菌素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产生一定的危害注意。注意,即使停药后一两周内也要远离酒精。
4.含碘类、汞类药物:含碘、含汞药物混着用,当心引发碘化汞中毒
含碘类药物代表:碘酒(碘酊)、碘甘油等。
含汞类药物代表:红药水(汞溴红)。
碘会与汞发生反应,生成碘化汞,沉着在皮肤表面,长期大面积使用可导致汞吸收所致的中毒症状。
安安最后也提醒大家:药物的使用应听从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谨慎服用!
参考资料:
1.对乙酰氨基酚——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汞溴红——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张然、师桂英——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9期
4.红药水和碘酒混用会中毒——史忠,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急诊科 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