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科普专栏 > 科普活动

格致论道携手2023海交会|海洋“使者”们打造海洋科学盛宴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3-12-27 11:04:25

  2023年12月19日下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和广州市荔湾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的格致论道•湾区第27期(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系列活动)在广州市真光中学举办,本期讲坛邀请了6位不同方向的海洋专家,面向现场近600位学生和线上近40万观众,围绕“那片深蓝,那片海”展开科学分享。

图1.活动现场.jpg

活动现场

图2. 陈宗恒讲述《“海马”探海,中国造走向深海》.jpg

陈宗恒讲述《“海马”探海,中国造走向深海》

  “海马”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m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实现了我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2007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宗恒刚参加工作,2008年便参与了“海马”号研制项目。2015年3月,“海马”号首次下潜便发现了我国第一个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海马冷泉”,不仅让大众对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有了新的认识,还发现了直接赋存在海底的“可燃冰”。历经6年研发,“海马”号首战告捷,并且随着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愈战愈勇:我国首次ROV搭载深海岩心取样钻机成功,国内首创富钴结壳声学测厚,实现了海底设备打捞最大深度(4300米)和ROV独立深海打捞最大重量(5吨)......2023年,它还发现了深海散落的文物2处。

图3. 盛松伟讲述《波浪能发电,海上的巨型充电宝》.jpg

盛松伟讲述《波浪能发电,海上的巨型充电宝》

  越是远海岛礁越深受用电困扰,但越是远海的岛礁波浪能越丰富。历经20年发展,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盛松伟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半潜式的鹰式波浪能装置,突破了我国波浪能装置无法稳定发电的瓶颈,实现由近岸走向远海、由10KW到1000KW、由脉冲发电到相对稳定并网的发展,波浪能能量转换技术国际领先。针对深远海养殖“缺装备、缺平台、缺能源”的难题,他们还开发了全球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发电养殖平台,打造集发电、养殖、旅游、制造淡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

图4. 管玉平讲述《全球变暖下的四季之变》.jpg

管玉平讲述《全球变暖下的四季之变》

  和工业革命前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1.4℃。“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气温升高一两度的后果,其实地球跟人一样,体温上升就会发烧生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管玉平介绍道。除了气温升高,四季长短仿佛也有所变化。他们在详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此前很少有关于全球尺度的四季变化研究。于是他们展开了研究,首先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发现过去近50年北半球温带四季长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春秋冬季变短、夏季变长。那未来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呢?他们用多个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耦合模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反复比较,得到了未来50年到100年的四季变化数据:到2100年,北半球夏季可能长达6个多月,而冬季1个多月。受24节气和钟表的启发,他们把未来四季变化的数据,做成会转动的圆表,更直观地展现全球变暖下的四季变化。

图5. 黄洪辉讲述《守护美丽大亚湾》.jpg

黄洪辉讲述《守护美丽大亚湾》

  位于广东惠州的大亚湾,不仅风光优美,而且被誉为南海著名的水产种质资源宝库。近30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下,大亚湾海域空间和自然岸线被大量占用并被一定程度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已显破碎化。2016年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洪辉及其团队对大亚湾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调整优化了保护区功能区划,编制了保护区总体规划并批准实施,改写了保护区建设无规划可循的历史。针对大亚湾重要生态环境受损问题,他们选择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者和修复者——马尾藻场生态修复作为研究目标,研发了马尾藻人工繁育技术,开发了杂藻抑制技术、马尾藻网袋藻礁构建技术和马尾藻苗绳夹苗藻礁构建技术,把马尾藻移植至受损藻场海域,修复重建了藻场生态环境,共修复藻岸线1500米,重建马尾藻场8500多平方米。

图6. 詹长法讲述《寻迹海丝,守护水下遗珍》.jpg

詹长法讲述《寻迹海丝,守护水下遗珍》

  “为什么说中国海洋文化遗产主要看南海呢?南海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世界海洋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研究员詹长法介绍道。据估测,我国南海区域内有上千个沉船点,目前已探明80多处,系统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并成功打捞的不超过10处。詹长法所在的南方海洋实验室化被动为主动,持续探索运用现代海洋智能装备,如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机器人(ROV)等,完善勘测技术体系,三年来在大湾区发现了11处沉船点。他们编制古航线及沉船线索报告,上传到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云展览和数据共享。此外,他们正在积极配合文物部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推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图7. 岳鸿军讲述《水下摄影,逐梦深蓝》.jpg

岳鸿军讲述《水下摄影,逐梦深蓝》

  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岳鸿军从陆地风光摄影转向水下摄影已近10年,累计进行700多次下潜,他感叹水下摄影很艰辛,但也带给他很多快乐和思考。多年来岳鸿军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国际国内大奖,比如获得“奥赛”金奖的作品《融》,画面是沙丁鱼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他从数千张照片里挑选出来的,背后是一次次的下潜拼搏和耐心的等待。拍摄多年,他渐渐发现海洋里很多生物都减少甚至消失了,海洋生物不会说话,那就用影像的方式为它们代言。他拍摄了许多为海洋动物“发声”的作品,如《乞讨的鲸鲨》《海底飘雪》等,他说,“希望大家都要爱护共同的海洋,让地球永远蔚蓝。”

图8. 圆桌对话.jpg

 圆桌对话

  本期活动主持人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强,在圆桌对话上,他与嘉宾们围绕着“大湾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大湾区海洋产业融合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邱强提道,如果能把目前各学科取得的成果交叉推进,有可能实现1+1>2的效果。同时现场开放互动问答,学生积极举手发问,围绕“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与全球变暖有关系吗”“水下拍摄中,是否感受到近海环境的变化”“只有一个海区修复好算不算治标不治本”等问题与嘉宾们进行交流互动。

图9.互动问答.jpg

互动问答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