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
基地介绍
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于2018年4月由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珠江河畔,位于紧靠黄埔古港码头(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点)的黄埔古村内。基地通过“展示宣传+实践体验”的科普形式,致力于科普非遗,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带动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基地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研究基地。
基地主要分为三部分:
1.非遗文创工坊
非遗文创工坊是一个非遗艺人创新创业的平台,将非遗元素与工业设计、时尚创意、动漫元素等有机结合,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非遗文创产品,如活字印刷粒挂件配饰、立体剪纸卡片等。公众在现场能够体验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了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此外,工坊有活字印刷铸字机、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等设备供公众参观并体验操作,同时会有工作人员指导操作及讲解,让公众对传统手工艺有更深刻认识。
2.非遗形象展示馆
目前主要展示造纸术、活字印刷、中国古书装帧、茶坑石等非遗文创产品;馆内配有讲解专员,免费为公众介绍场馆展示内容;同时有非遗公开课、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传册免费取阅。
3.非遗实践课堂
以公开课的形式,配合“非遗梦公开课”微信公众号,以“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方式,让公众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领略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系与推广;实践课堂目前开设的课程有《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古代书籍装帧》等9门课程。
基地体现出三大特点:
1.非遗生活化
将非遗的文化资源、传统技艺、技法等与文创产品结合,向公众科普了非遗创新发展的现状,将非遗融入于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2.非遗信息化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当地口头传说,缺少实物佐证。通过信息化处理保存各类资料,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将这些非遗文化展示与再现,使其记忆、民俗、工艺等得以传承。
3.非遗课程化
以公开课活动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感官主动体验学习非遗文化,亲身尝试、探究、发现、自觉完成非遗文化知识的建构,从而宣扬和保护非遗文化的目的。
基地自建成以来,接待参观人员约3万人,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开展科普活动30多次,科普工作效果良好。未来,基地将向公众科普更多非遗知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基地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夏阳大街15号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9:30-18:00(节假日除外);因特殊情况开(闭)馆及节假日开放时间以基地最新公告为准,具体安排请咨询基地。
开放方式:“非遗文创工坊”“ 非遗创意展示馆”个人,自由参观;10人以上团体,预约参观,团体预约接待电话:020-89114919(接听时间:9:30-18:00);“非遗实践课堂”以非遗公开课实践活动形式开放,预约参观。
是否收费:“非遗文创工坊”“ 非遗创意展示馆” 免费开放;“非遗实践课堂”内非遗公开课课程免费,物料另行收费,标准及优惠措施以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活动预告方式及参与方式:非遗梦公开课微信公众号,根据活动预告指引预约。
讲解服务:定时讲解、咨询讲解。
网站网址、微信公众号:非遗梦公开课(feiyigongkaike)
交通指引:
(1)自驾车:导航 “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夏阳大街15号”到达“非遗文创工坊”、“非遗实践课堂一号馆”;导航“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吉辰大街9号”到达“非遗创意展示馆”;导航“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直街#25-28号”到达“非遗实践课堂二号馆”。
(2)公交:
①“非遗文创工坊”、“ 非遗实践课堂一号馆”: 8号线万胜围站B出口,然后乘坐137路、262路、旅游观光1线在“黄埔村”站下车步行890米到达;
②“非遗创意展示馆”: 8号线万胜围站B出口,然后乘坐137路、262路、旅游观光1线在“黄埔村”站下车步行860米到达;
③“非遗实践课堂二号馆”: 8号线万胜围站B出口,然后乘坐137路、262路、旅游观光1线在“黄埔村”站下车步行760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