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科普基地
简介:
随着全国第一个城市电视台开路4K超高清频道的开播,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科普基地进入“4K+5G”全面赋能的融媒体宣传矩阵行列。作为定位于科教广播电视频道的非场馆类科普基地,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科普基地运用4K超高清制播技术,以更优质的感官体验,通过科普信息的融媒体传播,帮助市民崇尚科学,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全面提升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
详细介绍:
基地依托单位广州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办公地址位于广州市阅江西路218号广州国际媒体港7楼,共有705/711/708/726四个办公区域,面积占地超过400平方米。另配备有185平方米、150平方米两间高清演播室,高清、超高清非线性编辑中心、高清媒资机房等多个后期制作场地。以法治-南国都市频道科普组为专门从事科普内容策划、制作、编辑等职能的团队。团队工作由法治-南国都市频道副总监(事业单位副处级)分管,共有10名专职科普人员,设置基地负责人、联系人、编导、主持人、记者、活动管理及新媒体运营等科普相关岗位;同时,频道少儿节且组协助科普组开展针对青少年及老年群体的科技教育、科普活动,频道制作组协助科普组开展各类科普视频、电视节目的前后期制作。常规科技教育、科普节目版面为:
电视常规科普应急类节目《急中生智》。
首播时间:
广州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每月最后一周周六。
广州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月第一周周一。
广州广播电视台南国都市频道:每月第一周周六。
融媒体传播:
《科学大求真》微信公众号。
《急中生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
在科技教育的内容制作和传播上,广州广播电视台主要围绕广州市科技局、科协、教育局、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卫健委、老龄办及其管辖范围内全市丰富的科普资源,通过系统化运作、统筹,将之形成通俗易懂的、公众喜闻乐见的、可视化、可供传播的视频信息,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将视频信息最大化的辐射到精准的受众群。常态化科普内容生产和传播包括有《我身边的科技大咖》《我身边的科普基地》短视频每年度共30期,《急中生智》安全科普专题片每月1期,累计播出超过6000分钟,每年公众号科普推文超过200篇,抖音原创视频超过100条,受到科普业界和群众一致好评与赞赏,具备强有力的科普认证和公信力。
当下大众传播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传统的说教式科技教育和科普知识传播,加上面对人群泛传播因此售往在信息海洋中被轻易淹没。广州广播电视台的科普宣传,关键是以法治频道、综合频道及4K超高清南国都市频道为传统信息传播平台,在未成年人及中老年人构成我国电视观众主体的现实情况下,精准面对广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为人群进行信息传播。一方面,采取形式活泼、易懂的采编手法,以短视频和科普小专题、科普网络直播的形式,生动介绍科普知识;另一方面,将之形成可供网络及移动客户端方便收看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图、文、视频,从三个维度传播科普知识、信息,取得更加好的传播效果。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在社区、校园内开展各类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如《安全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广州家庭创新电视台大赛》《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电视大赛》《广州市全国科普日》《广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以此作为受众基础,能使传播力“接地气”、提高科技教育、科普宣传的实际到达率。作为具公信力的主流资讯传播媒体,与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众多领域的机构也有深入交流和合作,能通过科技教育、科普宣传的“跨界呈现”。
另外,基地还与我市各科普基地、科普平台,实现了科普资源在线下、线上的共享:在与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科协、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广州市卫健委以及各大高校保持长期良好合作沟通和交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青少年科普线下活动,以及在科普视频的制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标清、高清及超高清科普视频素材,从而为广州市各科普单位、大型科普活动制作专属视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通过网络硬盘资源库的方式,共享科技人物宣传片、科普基地介绍片共150条及各类素材超过100小时,开放给《广州科普资源》及各科普基地自媒体等多个科普平台转发、引用,使科普视频资源得到更多元化的利用。
所属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基地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218-220号广州国际媒体港
开放时间:网上平台全天候开放。
开放方式:非场馆基地:含网上平台和电视播出平台。
是否收费:否。
活动预告方式及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科学大求真”。
讲解服务:无。
网站网址、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科学大求真”。
交通指引:地铁3号线“广州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