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桌会|让科学家坐得住冷板凳攀得上新高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如何打破“产学研”壁垒,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在推进以高质量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广州有哪些经验、案例可分享?本期“云桌会”,我们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出谋划策、汇智聚力。
热点聚焦
科技创新素来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国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段非凡历程中,“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逐一从梦想变为现实,令人倍感自豪。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透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看到国家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方面的有力举措。
我们也看到,傲人成绩单的背后,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打破“产学研”壁垒,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科技创新的壮阔波澜之下,广东各地各机构纷纷开展破坚冰、动真格的科技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条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汇智聚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自主培育顶尖科学家
主持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从各位科技创新的议案提案中,我看到了青年人才、自主培育、体制改革等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请问,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该如何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让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持续涌现?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副主委、广州市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 王桂林(受访者供图)
王桂林: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最重要的是要相信科学家,以信任为前提营造生态体系。而且,不仅相信顶尖科学家,也要对青年人才有信心。
近日广州市科技局印发了《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工作方案》。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是普惠制。其中的“启航”计划目标为35岁及以下的青年博士们提供“第一桶金”,让他们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除了更为宽松的申报条件,计划通过更聚焦青年人才成长的验收指标,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改革开放的前40年,我国在科技创新上一路追赶,通过产业推动技术,再上升到基础性的科技研究,这是逆向创新。但要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归根到底要通过科学引领技术,技术推动产业。这需要世界一流人才,一方面靠引进,根本上要自主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 陈广浩
陈广浩:我认为,要让顶尖科学家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改变目前对基础研究的评价体系:应该团队评估与个人贡献相结合,同时坚持分类推进,对不同类型科研、不同分工要有不同的考核与激励方式;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制定低频次、长周期的考核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够坐得住“冷板凳”,为创新突破创造条件。
中科院广州分院近年着力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根据任务开展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以创新价值和贡献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多元评价与激励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全汉炎
全汉炎:我认为,要培养出能坐住坐稳“冷板凳”的基础研究人才,关键在于早期的发现、选拔和培育。省实目前已经创建了初高中贯通衔接式学科竞赛培养体系,让一批优秀学子尽早脱颖而出。组建领跑者战队,不仅包括学习成绩优异者,而且还包括了学科竞赛、体育和艺术的尖子生,省实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赛道”,人人都可以做自己“赛道”的领跑者。
打破“产学研”壁垒,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主持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最早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地区之一。各位可否根据自身经历和观察,分享打破“产学研”壁垒的创新经验,也为推动“四链融合”提出您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德兆
胡德兆:今年我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关于完善科研成果体制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需求清单采取严格的调研筛选制度,对科研项目采取揭榜领题、赛龙夺锦等创新机制,设立国家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用风险投资制代替奖补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实体制造领域。相比对项目的过程管理,更应该重视科研项目立项和项目目标完成方面,尽可能避免低水平立项、重复立项,强化重大科研创新的实效性,推进科研成果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蒋太交:我所在的单位广州实验室是呼吸疾病领域的国家战略力量,实验室凝聚了十余个院士团队,百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及企业,组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攻关队伍,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一同推动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落地。
以科技抗疫为例,广州实验室通过“政产学研企金”深度融合,成功研发了国际上首个单用且没有明显药物相互作用的3CL靶向新冠治疗药物RAY1216。目前该药物已完成三期临床并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从2021年7月项目立项,到现已开始推进上市申请工作,仅仅历时17个月,这是以前化学药物研发界难以想象的任务。正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联合攻关,才创造了这个小分子新药研发的“奇迹”。
王桂林:在科技创新链条中,1-3级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4-6级关注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7-9级则是产品和市场化环节。近年,广州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其中,前两个“2”中,例如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是“1-3级”的坚实力量,在后面的“N”中则布局了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前沿机构,例如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为“广纳院”),就是一个范例。
广州实践
为科学家配“经纪人”,
广纳院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
王委员提及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是广州推动纳米科技“从1到10”的“最前线”,也是“破题”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试验田”。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广纳院于2019年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成立,旨在在科研成果和企业产业之间的鸿沟上架起“4-6级”的桥梁。
广东省广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节玲介绍,通过“五个一” (一个研究院、一群企业、一批企业基金、一套政策、一个纳米谷)生态布局,广纳院承担起“科学家经纪人”角色,链接起“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科技金融”各方资源,帮助科创企业跨过“4-6级”,迈入广阔市场。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主持人:广纳院案例为科研成果跃过转化鸿沟探索了新路,现在科技创新的“接力棒”来到企业这边。今天我们也邀请来自科技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请您从企业角度谈谈您的见解?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李东生(受访者供图)
李东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并再次强调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高度。当前形势下,科技创新已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我们只能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必须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如集成电路、精密材料、核心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过去五年,各类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年度规模已超过万亿元,极大鼓舞了企业投入研发的信心,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动能。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企业责无旁贷。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们要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敢于挺进技术无人区,敢于进行重大技术攻关。
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制度保障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这场“云桌会”很荣幸邀请到多位科学家“同堂”。如何优化基础研究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如何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请各位分享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实验室研究员 蒋太交
蒋太交:就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我建议可关注这三点:一是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对国家实验室财政稳定支持机制;二是建议国家实验室以国家科技任务为首要研究重点,专注于卡脖子技术突破,允许科学家专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钻研,突破常规的制度,由科学家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以科研考核形式还是以目标技术突破的应用考核形式,营造稳定、专注、合作的科学氛围;三是建立与研究类型相匹配的长效财政资助与评估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 高天明
高天明:我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需要聚焦前沿领域交叉学科进行更多布局。以我个人专研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为例,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在该领域逐渐建立起一支由八位院士、多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已具备了推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快速发展的条件。我建议,可考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参与和融入国家实验室,使其成为实施科技创新合作的又一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