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媒体关注

3500米,全球最深!这条“蛟龙”番禺造!

来源:广州番禺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3-04 17:09:26

  想象一下3500米的深海。这里阳光无法抵达,是一片稠密的黑暗。这里温度接近0℃,有着高达350个大气压的超高压。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承受350多公斤的重量,足以将普通钢材管道瞬间压扁。

  就是在这片连深海探测器都要“身披重甲”的地带,一条“广州番禺造”的“钢铁蛟龙”正突破极限!不久前,广州番禺珠江钢管公司宣布,成功试制出全球首条3500米超深海底油气输送管道钢管样品,打破多项国外“卡脖子”技术。这一“全球之最”是如何诞生的?这家公司掌握了怎样的“独门绝技”,能够在深海锻造出独特优势?

  全球竞速 率先撞线

  在珠江钢管的实验室中,一把2.8吨重的落锤从3米高空自由落下,释放出8万焦耳的巨大能量,5厘米厚的钢板被瞬间砸断。

  这是验证钢管深海抗冲击性能的落锤试验。“试验证明,我们的钢管在3500米超深海底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压溃、抗大变形、抗低温冲击性能,预测其应用安全可靠。”珠江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黄克坚说。

  此前,国内深海油气输送焊接钢管的水下应用仅限于1500米级的记录,3500米级水深尚属空白领域。


  超深海底管道焊接钢管样品

超深海底管道焊接钢管样品


  2019年,面对海外客户3500米超深海订单需求,珠江钢管立即组建攻坚团队,针对超深水高压海底管道工程特殊需求,通过研究钢管成型技术、焊接技术和检测技术,解决了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团队最终试制出可下沉到3500米的超深海底管道焊接钢管样品。

  “在铺设过程中,钢管在深海洋流中就像一根面条,只有保持足够的韧性和强度,才不会有裂痕。” 黄克坚表示,为保障钢管母材及焊缝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公司独创的“深海钢管JCOE埋弧焊工艺”发挥重要作用,确保了母材和焊缝金属的良好匹配。

  “绵延海底的管道由一段段管道环焊对接、逐步接长而成。一旦其中有一段变形,很可能导致整条管线因受力不均而开裂。”黄克坚说。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团队通过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为每一根钢管加上一道保险,“相当于为管道照X光,保证每一根钢管零瑕疵投入应用。”

  “回想研制过程,很艰辛,也很提气!”珠江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透露,当时还有一家印度公司同步试制这个产品。最终在与印度企业的竞速中,公司团队率先撞线,为全球油气管线工程向3500米深海延伸发展,提出了中国技术解决方案。


  


  走出国门 遍布全球

  因为这个项目,珠江钢管共开发了8项专利技术,并完成了国家标准起草任务工作。

  黄克坚表示,目前,公司已形成一套国内外首创的1500-3500米级超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钢管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去年年底,经工信部推荐,3500米级超深水高压海底管道研制成果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专精特新十大“年度绝活”案例,也是我国钢管领域唯一入选者。

  同时,该创新成果已在我国“恩平”、“崖城”气田,以及尼日利亚等海底油气管道工程中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为世界深水油气管道工程提供了近11万吨优质管材,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


  


  凭借3500米级超深海底管道的成功研制、制造累积的技术底蕴和业绩口碑,珠江钢管去年还拿下全球最长加热原油管道大单,总金额约合25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将为东非地区绵延1500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提供总量26万吨的直缝埋弧钢管。

  如今,珠江钢管在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都有出口业务,产品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该公司已售直缝钢管总长度超32万公里,可绕地球8圈。


  自动管端检测

自动管端检测


  三部曲”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海洋油气管线作为海洋油气能源介质最高效的远距离输送方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举足轻重。“深海管线是能源安全的生命线,必须把技术命脉握在自己手里。”陈昌说。

  过去30年,珠江钢管以“技术突围三部曲”,打破欧美长达半世纪的技术垄断,也造就了今日勇闯深海的技术底气。

  01

       2003年,打破海洋管线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水下300米油气管线输送,填补国内空白。

  02

  2012年,实现水下1500米深海油气管线输送,推动我国海洋油气管道输送拓展至目前最大深度。

  03

  2024年,成功试制出全球首条3500米超深海底输油钢管样品,站上全球深海装备制造之巅。 

  除了海底油气管线之外,珠江钢管的产品还应用于海上平台、海上风电、海上桥梁等领域。

  “粤港澳大湾区所有跨海大桥,都有应用我们的产品。其中,深中通道使用的桩基钢管90%来自我们公司。”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桩基钢管抗海蚀特性强,使跨海大桥寿命提升30%,破解水泥桩易断难题。

  从追赶到领跑,3500米不仅标注着中国制造的新深度,更丈量着广州企业勇闯技术无人区的胆识。当深海钢管连接起能源动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的力量,还有中国智造的无限可能。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