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海共生”修复模式,广州获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
近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牵头申报的《珠江三角洲河口海洋生态修复示范》获批纳入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广州在全球海洋治理和合作交流的参与度。
2017年,第7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21-2030年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下简称“海洋十年”)。作为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全球顶层海洋科技倡议,“海洋十年”旨在推动形成海洋领域创新性的科学问题解决方案,促进海洋、气候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9个国家成立了“海洋十年”国家委员会。
中国是较早参与“海洋十年”的国家之一,也是参与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早在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发出的初期,就积极谋划布局。截至目前,中国已获批1个协作中心、5个实施伙伴、7项大科学计划和13个项目,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
2024年8月,广州依托“海洋十年”“与大河相关的三角洲:寻求可持续性问题的解决方案(Mega Deltas)”大科学计划,向联合国申报了“珠江三角洲河口海洋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河口型城市“城海共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向世界讲好广州海洋故事,助力广州建设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2025年3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批准,该项目被成功纳入“海洋十年”项目。下一步,广州将着力推进“珠江三角洲河口海洋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实施,同时发挥广州在海洋科研领域优势积极对接联合国“海洋十年咨询委员会(DAB)”“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等机构,推动更多项目纳入“海洋十年”框架下大科学计划、项目和活动,不断拓展国际海洋交流合作,提升广州在全球海洋城市网络的影响力,为广州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贡献蓝色动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