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媒体关注

集中爆发!琶洲“模法”厚积薄发,跻身全国前列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5-16 17:31:37

  当AI的澎湃洪流漫过传统产业的堤岸,琶洲,这座千年商都的“数智心脏”,正用“模法”改变世界。

  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夸克已成为阿里AI旗舰应用,这一善思考、能搜索、会执行的“超级智能体”,集AI搜索、AI浏览器、AI写作、AI生图等能力,正在加速迈向下一代AI超级入口。夸克的运营主体动悦信息去年年营收实现6倍增长,今年有望保持50%以上增长。

  AI加持下,最快仅几秒,茉莉数科就能通过自研直播运营SAAS“豹播”生成3—4个可直接使用的脚本,一年促成直播电商交易额约50亿元。

  毋庸置疑,在大模型铸就的虚拟世界里,链上真实应用场景,这些海珠企业在细分领域展现出了一骑绝尘的实力。

  

  这并非源于偶然,而是厚积薄发下,海珠区开启了大模型发展的“狂飙模式”。

  这从“疯涨”的大模型备案数中可见一斑:一年前,海珠在中央网信办大模型备案项目数仅为3个,但到今年4月,海珠区的备案数已达13个,数量增长了3.3倍,占据广州大模型备案数的“半壁江山”。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120个,近一半都实现盈利,AI垂类模型之都呼之欲出。

  4月15日,海珠区联合清智孵化器打造的广州市首个大模型孵化培育平台“琶洲模方”正式对外运营,“琶洲模方”在北京、广州以“两地双核”的模式开展建设,已迎来空间智能大模型“极佳科技”、人形机器人“动易科技”、大模型数据服务商“恺望数据”等首批16家入孵企业,入孵企业可享受半年以上免租期,以及算力、数据等全方位孵化支持。

  4月28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开赛,全球首个“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大咖云集,海内外顶尖队伍展开角逐,获奖团队将获得被誉为“国内AI最高奖项”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直通车机会。

  以上种种都表明,海珠不仅肩负助力广州市发展大模型的重任,也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

  从“0基础”到“狂飙突进”,海珠大模型迎来集中“爆发”


  成绩背后,是海珠区的不懈努力。

  其实,早前在大模型“竞技场”上,海珠的优势并不突出。如今大模型的“狂飙”,并非“天上掉馅饼”,也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源于海珠极早洞察和积极作为。

  早在2022年,大模型之风未起时,海珠区就率先提出打造“琶洲算谷”,来夯实算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引擎。


  


  在中央网信办公布的首批大模型备案清单上,并无海珠企业。但海珠明白,在这场竞速中,一时的落后不意味着永远落后,而是拥有更多沉淀和积累的机会。

  2023年来,在全国多数城市还在观望或踌躇之际,海珠区已认识到大模型已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主动作为,成功争取到广州市战略支持。

  在广州市的支持下,2024年,海珠对外释放明确信号——全力建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率先出台全国首个聚焦行业大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


  


  数据显示,示范区建设之初,海珠区基础相对薄弱,大模型备案项目数3个,与杭州余杭区、深圳南山区基本持平;但算法备案数与北京海淀区、上海徐汇区等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短短一年多后的现在,在大模型赛道上,海珠区迎来了“集中爆发”。

  这种爆发在最近尤为明显,2025年4月3日,海珠新增3个大模型备案。4月30日,海珠再增3个大模型备案。也就是说,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海珠区新增6个大模型备案。

  至此,广州市大模型备案数26个,其中海珠区累计备案数已达13个、位居全国区(县)前五。还有3个大模型项目正在中央网信办审核中,其他60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备案,预计今年海珠大模型备案数还将快速增长。


  

  错位突围应用大模型,海珠塑造“小而精”AI发展新范式


  当AI进入下半场后,怎样让AI真切解决实际问题?

  当大多数公司还在迷茫时,海珠的大模型企业早已端出一锅锅热气腾腾的“应用菜”了。

  茉莉数科是其中的佼佼者。

  很多人不知道,良品铺子、SK-Ⅱ、修丽可等等这些知名品牌的直播间背后,都是茉莉数科200多个直播间的昼夜“种草”。

  每天,有近400万篇笔记,种草“诗与远方”。在大数据的海洋里,如何实现内容“种”草的整合营销?茉莉数科给出的答案是AI内容电商中台“引擎”。

  爆文率超84%、品牌新客率80%以上、整体进店成本下降50%至60%……强有力的AI电商“引擎”让国内外超500个优秀品牌获益。

  近年来,该公司在内容电商行业AI Agent和模型相关的开发人员达数十人,占公司研发团队一半以上。2024年,在海珠区,茉莉数科集团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超40%。4月30日,在海珠区指导下,茉莉数科的“花生大模型”正式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在海珠,像茉莉数科这样注重AI应用导向的企业不在少数。

  梳理海珠通过备案的13个大模型,主要分布在教育、营销、交通、工业、安防等行业应用领域,这些大模型的突出特点是以行业应用为导向,企业通过大模型高效凝聚上下游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助力,并直接创造商业价值。

  这源于,在其他城市注重“大而全”,向通用大模型“砸钱”时,海珠区另辟蹊径,在早期布局时就瞄准了AI赋能百业千行的应用之路,走出了一条“小而精”的发展路径,逐渐诞生一批赋能千行百业的企业,成为“隐形冠军”:

  教学有了“黑科技”——2019年,田雪松到海珠创立云蝶科技,乘着广州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东风,打造了行知大模型,是国内首个教研科研类大模型;

  展会有了“安全卫兵”——次元突破研发的慧安大模型成为国内首个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认证的企业级主动安全管理大模型,在护航137届广交会中展现出卓越性能;

  还有零零汽科技(零零汽大模型)、派客朴食(朴食AI营养师)、灵聚信息(灵聚灵脑)、中科智达(XSafe极安大模型),分别在新型工业、饮食健康、智能硬件、安防等领域融入大模型技术,它们知名度并非很高,却“闷声发大财”,通过大模型高效赋能实体经济,撬动万亿产业集群,加快实现商业变现。


  

  海珠担当“白衣骑士”,助力企业打造可盈利标杆


  两年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看中并投资了一家海珠企业,如今这家企业的成长速度让他惊讶。

  “筷子科技是琶洲原生的AI企业,这家企业增长非常快,我们两年前投资,现在已经增长5倍以上,而且在东南亚市场、中东市场都卖得非常好。”在不久前的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启动仪式上,朱啸虎如是说。

  朱啸虎口中的筷子科技,用AIGC为7000多家企业解决方案。企业只要随手拍几段视频上传,数分钟后,筷子科技的AIGC应用平台就生成了上千条视频,内容产出效率提升超10倍,5人团队每日可制作分发超3000条视频。

  在筷子科技的迅猛增长历程中,海珠区就像“白衣骑士”,对该公司扭亏为盈给予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该区通过“快落地、速研发、广应用”,提供多元服务降低企业研发和人力成本,提供更多场景应用助力企业效能提升,已培育形成“互联网大厂开发的模型、背靠传统行业龙头开发的模型、To C端模型、模型平台”等重点可盈利细分产业集群并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去年,海珠区释放出全力发展“最盈利大模型”的强烈信号,出台《广州市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单家大模型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产业奖励,这也是海珠区历年奖补力度最大的产业激励政策。

  该政策一出,就有超500家企业电话咨询。筷子科技幸运地拿到了海珠区第一批和第二批大模型政策奖励,“这份政策支持不仅为我们扭亏为盈提供了实质性帮助,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坚定深耕垂直领域模型应用的发展战略。”筷子科技技术合伙人谢统玲说。

  不仅是筷子科技,目前,海珠区已有超50家大模型企业实现盈利、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

  未来,海珠将继续抢抓行业发展风口和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建设,争取成为全国领先的应用示范高地、政策高地和人才高地。

  文字 南方+记者 吴雨伦

  摄影 南方+记者 苏韵桦

  通讯员 梁志远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