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入广州中考试题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李艳梅 张梅芳 16日,广州市中考进入第二天,考试科目为数学和思想品德。很多考生反映,数学科目应用题比较难,思想品德科目热点扎堆,最后一题“时事短评”让部分考生措手不及。专家分析认为,思品考试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思品:考科技创新,紧跟热点
昨天开考的思想品德卷,热点比较集中,紧跟时代步伐。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扶贫攻坚……很多考生反映,基本一看题目就知道要考的点是什么。
“我们老师押题也押得准,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果然第一道简答题就是考改革开放。”一名考生告诉记者。
简答的最后一题为时事短评,根据材料写“小论文”。有考生表示,最后一题给了一整页的材料,列举了与各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差距。他在回答中提到了政府和企业在建设科技强国方面应有的举措:“政府要出台鼓励政策,企业应该提高薪酬吸引人才。”还有两位考生表示,之前复习过有关科技创新的题目,写起来比较顺利,主要是注重与材料的结合。但也有部分考生表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型,开始有点措手不及。
点评
时事短评题型较新,考分析及语言组织能力
卓越教育团队认为,试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论、基本观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同时对考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更加凸显,特别注重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试题试卷整体难度稳定。
根据2018年广州中考的考纲,接轨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和特点,试题在情境设计和案例素材的选择上,力求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
如24题,材料为司法公正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理解,并运用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分析案件改判的意义。
最后一题,根据国情国策的知识写一则时事短评,题型较新颖,对考生的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数学:最后两题偏难
“选择、填空都比较简单,最后两个题我都只做出来第一问。”有考生对数学的最后两道题感到棘手。其中,省实的陈同学有点懊恼,“最后一题的图很简单,是一个不规则四边形,但第二问考的是连接其中两个点形成的线段与四边形另外两条边的关系,我最后没做出来。”
好几名考生都向记者反映,数学卷的前半部分比较简单,24和25题一下子难住了不少人。考生张同学说:“第25题考了圆,圆心不在圆点上,要自己画图,我很少接触这种题型,不知道最后一问怎么解。”但也有考生表示,这两题虽然计算比较繁琐,但是找到方法就不难。
点评
压轴题要求较强作图和参数运算能力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老师张凯旋认为,2018年广州市数学中考试卷结构稳定,试题设计合理,试题排列顺应学生心理特征,难度分布合理有序,题干简洁明了无歧义,能够让学生发挥真实水平。
试卷题型、难度、结构与去年保持稳定,又有所变化和创新,例如第22题在考察反比例函数和直线关系的同时融入分类讨论和利用函数图像解决问题,考察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画函数图像和尺规作图在第22、23题一起出现,在往年的本市中考数学中是十分少见的。另外,动点问题作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以不同难度设置在23题和25题,也是对学生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灵活程度提出了阶梯型的要求。
今年两道压轴题还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作图能力、参数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