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媒体关注

“广州军团”攻关!6穗企攻坚新冠疫苗研发

来源:大洋网 发布时间: 2020-11-04 09:12:12

  【开篇语】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八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650.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6%,新兴产业展现出韧性本色,为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实现正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为生动展现广州“十三五”期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展望相关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前景,广州日报今起推出《广州“新”动力——新兴产业系列观察》全媒体系列报道,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轨道交通等八大新兴产业领域,逐一展开深度解读。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八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650.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6%,新兴产业展现出韧性本色,为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实现正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为生动展现广州“十三五”期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展望相关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前景,广州日报今起推出《广州“新”动力——新兴产业系列观察》全媒体系列报道,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轨道交通等八大新兴产业领域,逐一展开深度解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核酸检测试剂盒、新冠疫苗等生物医药产品进入大众眼帘。在这场抗疫战中,“病毒猎人”金域医学、万孚生物、达安基因等再次夯实了“广州军团”在我国体外诊断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疫情前能打硬仗,皆因本土政策给力、企业闯劲十足。2月24日,广州市印发2020年1号文件《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规定明确要集中资源促进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全国新药创新策源地、全球新药临床试验集聚地、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政策一出,本土企业反响热烈,外地企业跃跃欲试。政策出炉至今,广州的生物医药行业有何最新进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就此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龙头企业进行了采访了解。

  航拍生物岛

  广州的生物医药研发目前基本形成了“三中心辐射多区域”的布局——生物岛将打造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顶尖研发中心,科学城则定位为区域性生物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知识城则在加快建设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中心。

  广州现有生物医药企业3800多家,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包括123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24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000家,上市公司达到40家。

  2020年6月12日,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企业燃石医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从2014年落户广州国际生物岛,到6年后成为中国赴美上市的肿瘤NGS检测第一股。

  截至2019年底,广州共集聚130多家投向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创投、风投、股权投资等机构,在广州注册的2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共获得融资总额超过180亿元。

  从研发到产业化 构建完整产业链

  “今年1~8月,全市医药制造业产值252.46亿元,同比增长7.7%;医疗保健相关的生物药品制造业产值增长92.7%。”广州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手头最新数据。实际上,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5大领域,目前已经构建了从技术研发、临床研究和转化中试到制造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广州目前形成了以现代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为主导,以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医学检验等一大批专、精、特、新骨干企业集群式发展局面。”该负责人表示。

  经过“十三五”规划发展,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年均增长10%左右,2019年,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1277.76亿元。而广州生物产业联盟方面介绍,“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紧跟国家生物医药产业一系列重大政策变化,给予核酸快速检测产品和疫苗研发领域的项目经费支持。“未来广州会做好疫苗产业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打造疫苗产业专业园区、整体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大动物模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实验平台;此外,也会支持呼研所医药公司牵头引进及研发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腺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疫苗,并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疫苗产业基地产业化;同时还会建立新药特药研发应用、质量控制、中试生产、药理毒理和临床试验等共享平台、加快推进粤港澳‘优势互补’。”该联盟方面介绍。

  “1号文”为产业加码 逆势增长再提速

  为了让生物医药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从2018年开始,广州相继实施《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广州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等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政策。今年初,广州市政府出台2020年1号文件《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扶持资金创新高,政府用“真金白银”彰显了发展生物医药的信心和决心。“1号文件要求各部门与各区政府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省、市、区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涵盖实验动物养殖、产品研发、评价、临床试验、注册认证、生产、销售等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州对于先进人才、项目、企业的引进给予的补助和优惠的金额,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1号文’更是从多个方面对症下药,重金加码。该文件发布以来,地方与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并颁布相应实施政策,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新药项目累计可获得近1.5亿元支持。”广州生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予强告诉记者,“在今年年初‘1号文’印发后,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愈加欣欣向荣,上半年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实现逆势增长。”

金域医学临床质谱检测中心 受访者供图

  “广州军团”在体外诊断领域占绝对优势

  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以疫情期间火速走红的体外诊断领域为例,广州拥有金域、达安、万孚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同行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广东省公布的5家新冠肺炎第三方检测诊断机构中,广州金域、达安、华银、凯普这4家企业榜上有名。”

  “在这次疫情面前,广州一大优势就是检测机构力量比较强大,拥有多家集团化、连锁化的第三方医检机构,大家在各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细分领域,第三方医学检验同样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机构,在广州鼓励生物医药创新的政策支持下,本土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数越来越多,上游企业、下游医院均资源丰富,一个完善的医检行业发展闭环已经由此形成,这使得广州的第三方医检行业发展处于全国绝对领导地位,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技术以及服务的多元化、成熟度。据了解,仅金域医学一家,截至10月下旬就累计完成了新冠核酸检测总量超2500万人份,为全国核酸检测总量的近十分之一。

  此外,“广州制造”达安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进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名录;万孚生物公司的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国首批获证两个抗体检测试剂之一;钟南山院士团队与和信公司研发出的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以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达安基因、万孚生物、和信健康3家企业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国家注册审批,数量占全省半数。

  广州药企在研药物屡创第一填补空白

  发改委资料显示:广州目前在研药品达340多个,其中不乏创世界首例、填国内空白者。

  “我们正在对标世界前沿技术,对准蛋白类生物药、新型抗肿瘤药物、干细胞及精准医疗这几方面发力。”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告诉记者,实验Beagle犬属于贯穿药物研发整个阶段的实验动物,是创新药物研究“卡脖子”科技战略资源。就在去年,广药研究总院“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入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名单,与国家实验室级别相同;此外,广药集团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广州本土销售最大的生物制品且技术领先,该产品目前已获授权7种专利,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是2010版《国家药典》标准制定者。

  “香雪精准医疗研发的国内首个高亲和性超强特异性T细胞注射液获准临床,创下了国内新药审批最快纪录。”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仑告诉记者,香雪制药目前已形成了从研发机构、医院到企业的全链条对接机制。

  记者获悉,广州目前“手握”的生物医药拳头产品包括:百奥泰研制出国内首个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为国内首款上市产品;倍绣生物的“倍绣胶”为从哺乳动物血中提取生产纤维蛋白胶类产品,创世界首例;铭康生物的“铭复乐”为广州市第一个自主研发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生物新药品种,填补国内空白;百济神州原研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抗癌新药获得FDA以“突破性疗法”优先审批并获准上市,抗PD-1抗体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炎患者的新适应证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抗疫产品全面开花 6企研发新冠疫苗

  抗疫期间,广州充分发挥了广州人才聚集和产业创新优势,组织一批由钟南山院士、徐涛院士领衔的顶级科学家,“政研产用”协同全力投入科研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的研发成果。

  据了解,广东省向联合国推荐并获全球推广的磷酸氯喹、连花清瘟、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防控医用智能机器人等4个项目,均为广州科研攻关成果;广州市立项支持的生物类创新药CD24Fc注射液,为全省唯一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肺炎临床救治药物;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成功建立国际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生物岛实验室开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在全国推广使用。

  据悉,目前广州恩宝生物、达博生物、锐博生物、千扬生物、广东华南疫苗、派真生物等企业正在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其中,恩宝生物获得国内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专利授权。

  今年8月,由生物岛实验室徐涛院士发起,广药集团牵头,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组织推动12家单位达成了新冠肺炎疫苗产学研战略合作,为的就是专注技术攻关并加快疫苗研发生产。

  记者手记

  “敬业+专业”的生物医药人

  “你还有问题吗?我马上要换防护服了,接下来八小时都不能聊了!”这句类似的话我听了不下三次,分别出自三位做核酸检测的“病毒猎人”之口,他们一旦走入实验室,就得短暂地与世隔绝。“我想采访一下你们公司的‘人肉快递’小哥。”“不好意思,他这会儿正在送生物材料前往北京,联系不上。”“我想找一下你们的药物分拣智能系统负责人。”“晚上九点可以吗,她正在调试系统”……采访遇到时间难约的对象是常事,但在今年,我屡屡想采访生物医药行业这一群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却发现,他们似乎忙碌到比很多“大咖”还难抽身。

  但也正是这些“时间难约、闲话不多”的一线人才,凭借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在自身优势平台上发光发热,才使得广州的生物医药队伍成了全国抗疫主力军之一。相信在后疫情时代,“广州军团”还会愈战愈勇!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