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守正创新, 以科普成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普作为提升科学素质的基础工程、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广州市科协党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努力在统筹组织、为民服务、阵地融合、全媒传播、人才建设等方面推进科普工作守正创新。据中国科协统计,当前广州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20.8%,位居全国前列。
注重统筹协调,提升科普工作格局
广州市科协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指导科普工作,面对新时代科普工作要求和广州实际,思考提出“系统化推进、产业化发展、社会化协同”的科普事业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广州科普工作格局。一是坚持齐抓共管。推动市、区两级政府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清单,成员单位每年开展科普活动100多项。市科协联合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二是促进产业发展。开展广州地区科普产业发展调研,摸清广州地区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组织召开广州市科普产业研讨会,在中国创交会中设立科普产业展区,推动建立健全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三是加强社会协同。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牵头成立科普中国智库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广州科技传播联盟等科普平台,吸纳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媒体等100多家机构参与,开展科普理论研究,加强科普工作协作。充分发挥广州的独特地理优势,加强穗港澳三地科普协同合作,全力支持南沙打造世界级湾区科普示范基地。
优化为民服务,丰富科普活动供给
为民服务是党建工作的底色。广州市科协党组始终把科普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人民群众科普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广州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积极打造“共享、创新、精准”的科普品牌体系。每年面向全市组织开展广州科普游、院士专家校园行、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科普大篷车巡展等品牌活动,累计受众逾8000万人次,广州市全国科普日科普嘉年华活动连续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一是突出资源共享塑造品牌。开展资源覆盖全市、时间跨度全年的“科普开放日”活动,每月定期组织广州地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级科普基地等单位向市民免费开放,累计230家科普资源单位参与,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000万人次,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对科普公共服务的需求。二是丰富方法手段创新品牌。先后培育广州科普游、科普大讲坛、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科普大篷车巡展、“科学实验秀挑战赛”等品牌活动,打造“科博士”科普IP,累计受众逾8000万人次,广州市全国科普日科普嘉年华活动连续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三是围绕重点人群优化品牌。“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先后邀请120多位院士专家走进广州中小学校园,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依托“美丽乡村科普行”开展科普惠农工作,打造160个科普特色村,为300多个乡村开展近700场农村科普活动,惠及农民近100万。在全市设立“社区银龄科普学堂”27个,深受老年人欢迎,线上线下受众约30万人次。
突出育人功能,建强科普基础设施
注重把育人作为科普设施建设的重要导向,将党建阵地与科普场馆融合建设,寓思想熏陶于科学教育。一是全面建设广州科学馆。着眼讲好科学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创新的故事,推动建造国际一流水平、代表城市形象、彰显广州城市品位、凸显广州科技和创新发展的世界级科学中心和文旅地标。二是优化升级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着眼打造红色研学基地、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组织策划“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向海图强 筑梦深蓝”航海科普展、“东风浩荡风雷激”国防教育主题展等高质量展览,年度参观人次较升级改造前增长300%,实现“小场馆大作为、老场馆新活力”。三是加强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着眼全面展示新时代产业科技发展成就,推动建设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和产业特色的小型专题科技馆。广州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3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28家、市级科普基地225家。截至目前,全市科普基地累计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超过2.3万场次,服务公众达1.67亿人次,已成为科普活动的集结地。
加强全媒体传播,深化科普工作效益
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协党组着眼全媒体时代科普工作要求,推动组织动员、传播方式、内容服务等创新升级,形成“联盟支撑+矩阵传播+精品内容”的广州科普传播格局,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科普贡献。一是建联盟,聚合传播资源。整合在穗媒体、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60多家机构的科普资源,建设集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广州科技传播联盟。依托联盟开展“广州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学习宣传、“广州科技传播力量”年度征集等活动10余次,受众500多万人次。二是搭矩阵,扩大传播影响。打造“科普广州”传播矩阵,开设“科普广州”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号等信息化平台,矩阵共发布实用科普推文/视频7500余篇,全网传播受众超1.3亿人次,有效提升了科普影响力。三是抓内容,打造传播精品。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孵化科普传播精品内容,如《科博士实验室》系列原创科普视频播放量超1400万,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看科技”频道首页。《脆蜜》(乡村振兴主题趣味科普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近1100万。《我们这十年》《穿越百年科技梦》等作品获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
坚持党管人才,激发科普队伍活力
始终把人才放在科普工作的重要位置,着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推动不同层次科普人才建设,为科普事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石。一是发挥院士专家引领作用。开展“百名院士百场科普”倡议活动,发动院士专家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做深、做广科普工作。加强广州市科普专家库和广州科普名师队伍建设,推选包括15名院士在内的“科普名师”220名,推进科普人才项目纳入广州“广聚英才计划”。二是健全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印发《加强广州市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成立广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以及广州市院士专家科技志愿服务队、广州市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队等科技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科技志愿者服务体系。三是提升一线人员能力素质。注重面向基层,提升中小学科技教师、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普讲解员等一线科普队伍培训的规模和质量,定期举办科普工作培训,累计培训基层科普人员10万余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广州“二次创业”的关键一年,广州市科协将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努力厚植创新沃土,以科普成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