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人大建议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468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4-04-29 18:20:23

穗科函〔2024〕5号

林泰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推动广州AIGC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2468号)收悉。该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我市应聚焦垂直领域发展行业大模型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落实。

  作为该建议的主办单位,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教育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22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正式函复如下:

  一、关于“培育发展AIGC产业生态集群”的答复

  我市深入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广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以人工智能激发“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初步摸查,目前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总数达211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11

  家,规上企业64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1家。共培育了近30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载体,10余个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园区,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大国际创新谷以及黄花岗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等4个园区先后获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数量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市将市区联动重点支持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积极引进国内优秀大模型,结合产业优势,推动各行业垂类模型落地,加快将海珠区建设成为我市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集聚和创新应用高地,力争在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中领跑全国。

  二、关于“加强AIGC应用基础研究”的答复

  我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为主导,与高校院所等创新平台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国家、省、市等重点研发项目。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牵头参与2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在脑机接口、数字平行人、高性能计算优化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云从科技在人机协同,佳都科技在生物识别、智能视频分析,广汽集团在智能座舱等领域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重视人工智能自研底层框架发展和应用生态建设,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鼓励在穗科研机构(企业)积极承接国家、省级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三、关于“聚焦垂直领域发展行业大模型”的答复

  我市支持以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主导,与高校院所等创新平台组成创新联合体,聚焦大模型开放服务平台核心技术,协同实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广汽“星灵架构”和“全新一代AEP 3.0纯电平台”率先实现底层技术突破,性能和智能水平国际领先。2023年以来,紧抓大模型发展机遇,广州正式发布了云从科技“从容”等10余个行业大模型,9个大模型获得国家网信办备案,数量居全国第三。

  下一步,我市将通过“广州科技大脑”等平台,公开征集产业链技术供给和场景建设需求,开展系列产业链对接活动,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榜单,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市区联动重点支持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推动各行业垂类模型落地。

  四、关于“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底座”的答复

  全市目前累计建设算力超2200PFlops。公共算力方面,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一期99P算力已投入运营,二期已建成200P算力,入选科技部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科研服务算力方面,广州超算中心发布了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系统“天河星逸”,并启动新一代应用能力型国产超算系统的建设升级,升级后智能算力达到1Eops(1000P),为大模型技术平台应用提供普惠算力。企业自建算力方面,广州联通、百度飞桨(广州)等企业建成超1500P的算力资源。

  下一步,我市将优化人工智能算力布局,建设智能算力协同调度平台,实现对全市智算资源的统筹调度。有序扩大智算规模,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琶洲智算中心、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智算算力提质扩容,推动中国智算中心市场化运营。探索支持算力中心建设、运营的服务方式方法,为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优质普惠算力。

  五、关于“加强AIGC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答复

  我市大力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产业技能人才,推进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积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加强人工智能新职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申报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新职业并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开发《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支持引进培育青年人才,支持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以及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共31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平台。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引育,优化升级“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构建定位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体系,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纳入支持范围。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向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资金补贴、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保障待遇,支持人才在穗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完善人才培育体系。继续支持有关高校推进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持续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支持高校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科研机构、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重大平台牵引作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六、关于“提供法规和政策支持”的答复

  我市先后出台《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广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导则》《广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方案》等总体规划,以及《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四化”平台赋能企业实施方案》《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等具体政策措施。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国家及省最新政策导向、国内外产业发展动向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等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优化发展策略。协同推进广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与社会实验,构建治理框架体系,维护产业发展与安全。

  感谢您对我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4月29日

  (联系人:张恒,联系电话:83124071)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