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政协提案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38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17-06-26 09:31:40

穗科创函〔2017〕803号

欧阳智鸿委员:

  《完善科技孵化器管理,助力广州科技腾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38号提案)收悉。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完善孵化器管理的建议,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我市孵化器发展有很好的建设性和指导意义。我委高度重视所提建议,深入研究并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就我市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概况

  从2014年开始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以来,广州市坚持专业化、多元化、资本化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区联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为我市培育了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了 “要创业,来广州!想创新,来广州!”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截至2017年5月,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0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1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15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孵化面积约855万平方米,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1万个。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5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我市16家国家级单位参评,5家被评为优秀A类(全国100家),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8家)和北京(6家),7家被评为良好(B类),4家被评为合格(C类);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评价,我市6家被评为A类(全省28家),9家被评为B类。

  二、我市孵化器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优化政策导向,构建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

  2014年,我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2015年,相继配套制定《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和《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州市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若干办法》等文件,形成了孵化器“1+3+1”政策体系,全面优化中小微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环境。坚持“大孵化器”的发展理念,根据科技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创业项目、初创企业及高成长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孵化服务,积极打造涵盖苗圃/众创、孵化和加速三个阶段的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在苗圃/众创阶段,通过创业导师服务、创业培训和实训等活动,加强“选苗、育苗”,提高孵化项目的质量和储备;在孵化阶段,着重做好物业、商务、政务等基础服务和专业、投融资等高端服务,降低中小科技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在加速阶段,通过链接产业资源、市场资源和金融资本,助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二)坚持市场导向,探索多元化孵化模式。

  在我市孵化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民营机构成为我市孵化器建设和运营的主力军。目前,全市20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民营性质的有168家,占比81.2%。龙头骨干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地产开发机构等民间资本纷纷介入孵化器建设。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投资带动孵化等多元孵化模式,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强大合力。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鼓励员工技术创新和创业,已成功孵化12家业务子公司,连续7年实现年收入翻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龙头地位、优质资源,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为其他企业提供集生产研发、销售渠道、天使投资于一体的服务,成功孵育106家企业。印客时光·众创空间依托广州光机电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遥感、光学等领域的技术共享和支持,成功聚集和孵化了10家同领域企业。中大创新谷、创大加速器、科创咖啡、众创五号空间等充分发挥创投资本的影响力,积极打造集场地、项目孵化、创业辅导、资金投资于一体的孵化服务体系。

  (三)突出绩效导向,提升孵化能力和质量。

  从2015年起,我市对纳入管理范畴的孵化器实行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申报挂钩,绩效评价合格的才可以申请专项资金补助。2015年孵化器专项资金共资助385个项目,经费合计7140.17万元,2016年的专项资金拟资助760个项目,经费合计8412.56万元。通过科学运用绩效评价管理与专项资金,提升了孵化器的专业服务水平和孵化质量,提高了社会贡献率。据统计,2016年孵化器年度新增毕业企业469家,三年累计(2014-2016年)毕业企业1163家。

  (四)坚持集约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为推动孵化器的发展,营造“要创业来广州 想创新来广州”的氛围,我市在土地资源上对孵化器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投资利用工业用地、科研用地、商务设施、“三旧”改造等开发建设孵化器。特别是通过“三旧”改造方式建设孵化器,积极鼓励采取“三不变”(土地权属不变、产权归属不变、建筑主体结构不变)的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前,已形成广州至德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佛数字创意园、羊城创意产业园孵化器、1850创意园、广州TIT创意园、羊城同创汇等2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16年,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若干试行规定》,规定工业用地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将不超过科技企业孵化器用地上房屋建筑总面积30%的部分分割转让给入驻本孵化器的科技研发企业或机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孵化器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孵化器提质增效。

  充分运用绩效评价和专项资金的扶持,引导孵化器以创业者及在孵化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提升增值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服务类型和内容(如项目策划、技术评估、企业诊断、技术转移、市场推广、创业投资等),强化与第三方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的链接,充分利用共享、众包、众筹等新理念,以创业者、在孵企业为核心,整合创意、技术与市场需求,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和质量。鼓励孵化器探索集政府支持、有偿服务及创业投资于一体的市场化运营机制,逐步形成物业租赁、增值服务、政府扶持资金、股权投资收益相结合的多元收入模式,增强孵化器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孵化器可持续发展。密切关注各区孵化器发展情况,开展政策评估“回头看”工作,确保孵化器良好快速发展。

  (二)大力提升孵化器的高端化服务。

  市区联动引导孵化器依据自身专业特色资源,整合外部专业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效益、高质量的高端服务,为自身发展形成稳定的、有前景的运营模式。同时,依托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拓宽孵化器服务内容,进一步聚集政、产、学、研、金、介、贸等优势资源,实现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和融资服务等各种创新要素集聚。

  (三)加强孵化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推动组织部、科技部门、人社部门、团委等单位,针对孵化企业人才需求组织专场招聘会。对符合相应条件的孵化企业的员工在积分入户、职工子女教育、享受城市公租房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根据我市孵化器发展需求,引进一批国内外孵化器专业运营机构及服务人员,提升我市孵化器专业化服务水平。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建设与运营经验,通过孵化器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促进服务人才的专业分工,实现服务共享。由市孵化协会组建一批由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志愿团队,对创业者及孵化企业分类、分阶段进行指导,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服务人才的梯级培训体系,推动行业人员互动和交流,加强孵化器从业人员培养工作。继续发挥创业导师作用,引导孵化器聘请优质、全能的创业导师,着力提升管理人员服务能力。

  (四)加强与国际优质孵化资源的链接。

  积极引导我市优秀的孵化机构对接国际优质高端孵化资源,吸引国外先进孵化器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在我市设立国际企业孵化机构或分支机构,带动本地孵化机构模式创新,提高在孵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同时,支持创业者、创业企业积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先进孵化机构的训练营、展示会及国际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在国际化平台上的竞争和学习,提升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坚持不懈地走国际化发展步伐,增进孵化机构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国际孵化器协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孵化机构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

  (五)完善孵化器建设体系及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孵化器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简政放权,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倡导“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高标准营商环境,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为孵化企业做好服务,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迅速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便商大环境。同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在保证基本的孵化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孵化绩效和社会贡献,推动孵化器通过提升孵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六)进一步优化扶持孵化企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协调市有关部门以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的方式,加快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着力集聚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努力营造成熟的风投大环境。建立科技信贷全链条服务体系,完善信贷激励考核机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开展科技立项贷、科技周转贷、科技并购贷等创新业务,搭建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全链条科技信贷服务,缓解在孵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7年6月26日

  (联系人:翟尧杰,电话:83124162)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