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政协提案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单位提案第1001号重点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17-10-11 08:54:06

穗科创函〔2017〕1334号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提案《关于引导广州“双创”平台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的建议》(第1001号)收悉。贵单位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市“双创”平台发展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促进广州市“双创”平台有序发展和科学布局的具体建议,切合我市创新创业发展的实际,对打造双创平台载体,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推动形成“创新来广州、创业来广州”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提案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列入刘悦伦主席年度重点督办提案,由我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规划委,白云区、荔湾区、番禺区、越秀区、黄埔区、南沙区、海珠区政府,市政务办等部门办理。我委会同各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办理工作方案,成立办理工作小组,深入研究提案内容。9月13日,刘悦伦主席带队,邀请市政府张建华副秘书长以及贵单位有关领导到中大创新谷和洋湾岛创投小镇实地调研,并组织广州地区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共7家企业座谈,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对提案办理工作部署和安排。经征求各会办单位意见,呈刘悦伦主席审阅同意,现将意见回复如下:

  一、广州市“双创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广州市近年来十分关注双创平台的建设,出台《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和《广州市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若干办法》等政策,坚持专业化、多元化、资本化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发展,从2014年开始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通过市区联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实现孵化器数量、面积和在孵企业数量的倍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18家,共计868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1家,省级孵化器29家;共有众创空间139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5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80家;孵化企业和项目超过10000多家(个);近三年毕业企业超过1000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5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广州5家获A类评级,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8家)和北京(6家);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评价结果共28家评为优秀,广州占6家,居全省第一;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诊断试剂众创空间被纳入首批1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呼应城市总体创新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广州“双创”平台空间集聚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目前广州市各区均发挥各自的优势,从城市布局上依托片区创新资源引导发展“创新创业”节点区域,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创业生态圈,已经成规模并具有特色的如下:

  一是越秀区已初步建成一核心多网点格局的“众创社区”。目前黄花岗科技园内已形成以科创咖啡为核心,集聚羊城同创汇、广东文投创工场、未名咖啡、盛门众创等五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一家南方传媒289艺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通过核心辐射,服务互补,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区化“双创”服务体系,构建起园区的“众创社区”系统。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目前共有孵化器11个、面积25万平方米,累计入驻孵化项目(团队)超200个,孵化器毕业企业33家;众创空间7家、面积近6万平方米,入驻创业项目159个,获得投融资5.3亿元。

  二是南沙区结合当前区内科技创新资源分布情况,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要承载区为目标,通过一条贯穿南北的发展轴线串联庆盛、明珠湾、慧谷、珠江东、万顷沙、三民岛等六个科技创新资源主要承载基地,形成基本覆盖南沙自贸区的“一轴六区”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发挥南沙区地处广州市科技创新走廊的南部重要节点和珠三角几何中心地理优势,立足广州、联接珠三角、面向国际,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

  三是海珠区正式提出了打造海珠“创新岛”的发展目标,制定风投集聚区扶持政策和科技型初创企业集中性投资后补助政策,推动风投创投机构集聚。2017年8月7日至13日,广州创投周在海珠区创投小镇成功举办。创投周举办了第二届新三板价值风云榜、创业投资助力IAB产业发展论坛、投资机构反转路演、科创私董会——创投会客厅、中银科创企业投贷联动直通车等一系列活动,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决赛(含6个行业578家优质决赛企业路演)也作为特色活动贯穿始终。本届创投周吸引 1500 多家科技企业和 500 多家金融机构参加,共有87家企业获得合计7.6亿元贷款支持,126家企业与银行达成意向贷款合计 10.3 亿元,100 多家企业获得机构投资意向。

  (二)联动互促,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

  一是我市注重公益性孵化器与民营孵化器、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的平衡发展,探索出一条“四化”发展新路子。以广州开发区为例,该区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孵化生态平台化、促进孵化体系链条化、促进资源链接国际化。其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国际生物岛三大科技创新核心载体,与新加坡、以色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共建孵化平台并鼓励区内企业在国外设立孵化器。目前开发区民营孵化器占总量84%,已成为孵化器建设投资的主力军。

  二是鼓励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针对区内科技孵化器缺少产业园区对接,导致孵化成功的企业流失较大的问题,我市海珠区提出了建设科技创新园区的思路。科技创新园区是指具备一定规模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服务功能的科技企业与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园区。与孵化器相比,创新园区具有发展空间更大、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定位更加清晰的特点,通过强化各种产业资源的链接和整合能力,为从孵化器培育出来的毕业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提供了一个加速发展的载体与空间。

  (三)完善公共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双创”平台空间集聚

  一是以互联网为工具,积极完善各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建立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形成了1个市级政务大厅、8个市级专业大厅、12个区级政务大厅(含广州开发区政务大厅)、170 个街(镇)政务大厅和2684 个社区(村)公共服务站的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按照名称、场所标识、服务事项、审批标准、服务规范、监督评价等“六统一”规范运行。

  二是聚焦金融服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建立创业导师队伍、举办创新创业活动。以我市越秀区为例,广州民间金融街管委会通过沟通联系区内金融服务机构,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金融服务业态,为“双创”提供发展动力。通过专人政策辅导,鼓励支持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双创”平台内参与主板、新三板创业板、四板上市融资,并给予50-150万元不等的上市扶持资金奖励。通过推出融合新型民间金融产品,创新民间金融服务体系,为“双创”注入金融服务“新活力”。

  三是组织开展双创活动,搭建“双创”交易平台,营造“双创”社会氛围。我市连续两年举办“创响中国”和创新创业成果交易展(以下简称创交会)活动。2016年活动期间共举办38场活动,征集了国内外2000多个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展示,吸引近10万人次、1000家单位参加了活动,41项科技成果成功对接落地,成果购买金额达16亿元,达成意向项目100多项。2017年活动期间举办20多场次专项活动,展出创新创业成果项目约1300项,7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成功对接落地项目40个,成果转化落地金额为60.58亿元,成果购买金额9.45亿元。同时,搭建了网络交易平台,历年“双创”成果均可通过网络交易服务平台进行对接交易,实现“双创”成果交易转化“永不落幕”。

  (四)优化政策配套,保障“双创”平台空间集聚

  一是积极申请将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城园区纳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将广州国际创新城纳入省双创示范基地。 2016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正式确定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城园区列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同年10月1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广州国际创新城、达安基因、视源电子三家单位纳入省双创示范基地。一批高水平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探索形成广州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2016年6月,我市印发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的若干试行规定的通知》,对创新产业发展涉及的孵化器用地规划引导、土地供应和地价计收标准、孵化器房屋分割产权登记和转让条件等作出了优惠规定、同时进行了相应规范,更好地保障“双创”平台空间集聚。同时印发了《广州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完善政府创新管理机制等政策措施,包括制订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等改革事项,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三链融合”的双创服务体系

  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形成合力助推创新型中小企业提量增效。进一步改革财政资助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增强引导性,集聚资源助推创新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二)创新服务“双创”手段,聚焦科技金融“三大行动计划”助推创新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是实施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明确风投创投普通合伙企业税收政策,参照风投活跃地区经验,细化实施按20%征收个税的政策;同时,研究对风投创投企业高管的补助补贴政策,加快设立财政投入50亿元的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引导国内外机构来穗设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子基金,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建立天使投资人备案制度和天使投资项目库。建立广州市跨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跨境风险投资促进“项目+人才”引进,推动创新创业国际化的创新模式,支持境外基金在广州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推进开展境外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人投资广州非上市企业试点工作。

  二是实施百亿科技信贷行动计划。增加财政科技引导性投入,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至10亿元,促进银行机构每年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放信贷规模超过100亿元。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发展投贷、投保、投债等联动,建立转贷引导基金、融资周转金等新模式。

  三是实施千家科技企业挂牌行动计划。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科技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实现到2020年广州市新三板挂牌企业1000家、2017-2020年每年新增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1000家的目标。以全面推进科技企业新三板挂牌为抓手,支持科技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利用中证报价系统、广州股权交易中心规范发展,促进更多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上市,建立广州科技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挂牌上市梯队,形成广州市科技板块。

  (三)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紧紧围绕要素、机制、环境三大方面,建立一个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二是先行先试破除科研人员创业的体制机制束缚。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创业具体细则,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励制度,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激活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氛围和创新生态。四是结合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积极推动建设一批价值创新园区,促进不同层次双创平台间的联动发展。

  (四)进一步推动新的引才引智人才政策出台,与时俱进吸引“双创”人才

  目前,我市正起草制定《广州市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实施意见》、《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等政策,通过在资金资助、融资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离岸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吸引海外人才来穗创业。同时,我市正研究出台《广州市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创新发展办法》、《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完善对创新创业的人才服务,大力加强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创新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7年10月11日

  (联系人:邱一菲,联系电话:83124077、1562618703)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