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政协提案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59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19-07-18 08:51:50

穗科函〔2019〕1182号

陈仕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完满整合的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建议》(第4059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委组织部,市科学技术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商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于5月30日、6月21日与市政协港澳台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多次进行电话交流,与您的助理在6月24日、26日、27日多次进行书面沟通,于7月3日与您通过电话会议进行交流,于7月2日和5日两次书面征求了您的意见,经综合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商务局等会办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案中若干建议的意见

  (一)关于人才培养平台

  您提出的借鉴硅谷湾区模式,巩固穗港澳三地教育平台合作、建立联盟,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建议。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引进港澳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积极打造穗港澳三地教育科技合作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合作。

  一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用科技联盟。已推动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和越秀产投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用科技联盟,拟于9月份在南沙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上举行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为主要成员,将为会员单位提供学术研究、课题合作、培训讲座、沟通交流及项目合作等方面的服务,通过集聚湾区内顶级高校,打造一个人才、技术、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大平台。

  二是加强穗港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合作。广州市属高校与港澳高校之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建立人才共同培养机制,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交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通过联合人才培养,加强交流,促进共同提升。目前,我市正在着力推进引进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过程中,对合作办学机构学位的发放及认证进行认真研究,着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增加合作办学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我市推进花都区与香港理工大学洽谈合作,目前双方已就开展酒店与旅游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硕士专业培训,初步达成合作共识。

  三是加强穗港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我市举办穗港澳台职业院校技能节、“服装设计时尚之星”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毕业设计大赛、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暨职业技能体验等,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比赛切磋专业技艺、宣传职业技能。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与澳门中葡职业学校签订缔结姐妹学校协议,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与澳门三育中学缔结友好姐妹学校,通过姐妹学校的平台,深化交流与合作。目前,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与澳门旅游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正共同发起筹备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密切相关专业的规范化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满足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关于创业孵化平台

  您所提议的建设中西合璧的专业孵化公司,是非常好的建议。我市也一直注重引进海外境外有经验的孵化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我市于2016年将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列为“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基地借鉴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创新政策及以色列孵化器管理经验,全面对接以色列生物科技创新、创业投资等资源,打造高端生物产业集聚区。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业(团队)在中以基地落户,已累计对接国内外项目100多个,已有11家企业(团队)在基地注册,其中5个项目获得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投资额约2亿元。今年以来,基地先后与以色列启动了“中以-广州临床药品创新平台”、“中以-广州脑科创新中心”、“中以合作-精密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几个项目。

  二是协助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推动广州开发区与德国海德堡中德科教园签订协议,在对方园区互设离岸创新中心。推动德国默克集团在广州建立创新中心,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支持广州开发区设立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粤港澳创新中心,与香港缤创孵化器签订合作备忘录。支持荔湾区积极与香港理工大学对接,探讨合作开办分校、建立香港理工大学孵化基地等问题。支持南沙区发起成立专项基金,用于优质团队的引进及孵化器的运营管理,解决港澳青年的创业融资问题。继续强化与香港科技园的合作,目前正在筹划建设穗港科技合作园。

  三是加快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制定《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5A行动,拟对获得香港青年发展基金、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企业支援计划、澳门青年创业援助计划资助的创业项目,按照特区政府资助标准给予配套资助。支持开发区规划建设8.6平方公里的广州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加强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交流合作,已被省列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1+12+N”的空间布局规划。今年7月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印发了《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从创业启动、创新激励、平台建设、金融支持、办公补贴、实习就业、合作交流、生活保障等方面着手,着力打通港澳青年在内地创新创业的难点、堵点问题,做到落地就有支持,入孵就有扶持,对向港澳青年或以港澳青年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购买技术成果的区内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

  (三)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平台

  我市对于数字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发展建设高度重视,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率先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了广东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入围全国数字经济“五大引领型城市”。

  一是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目前广州市正按照“三城一区”的空间布局,积极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里的“一区”指的就是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该试验区已有腾讯、阿里、复星、国美、鹏润、小米、YY(欢聚时代)、唯品会、科大讯飞、康美药业、粤科金融、粤传媒、环球市场、市工商联、南方出版传媒、TCL、华邦、中远海运、三一重工、树根互联、珠江实业等21家知名企业抢滩进驻,其中腾讯、唯品会、小米、国美等13家企业已开展实质性业务。2018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实现营收182.42亿元,同比增长9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12亿元,超出全年计划投资额84.6%;2018年1-11月实现税收10.1亿元,同比增长37.9%。目前,海珠区正在积极申报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落户该试验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去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广州创投小镇,加快建设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高端智库、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重点研究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协同创新及高端产业孵化平台。为推动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白云区正在打造20平方公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目前已完成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产业规划初步成果。

  二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首先,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新推荐认定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平台9个,省级平台33个。修订出台我市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一批市级服务平台。安排省级专项资金544万元扶持10家技术平台提质增效,推荐2家国家级平台享受科技创新进口免税政策。其次,大力培育创业创新载体。新推荐认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示范基地4个,省级示范基地29个,省级以上示范平台和基地数量居全省首位。安排省级专项资金750万元扶持小微双创示范基地。据统计,目前全市29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入驻企业合计逾6000家,其中小微企业4000多家,基地内企业年度总产值超千亿元,全年新增就业人员总数近万人。最后,推动基层中小企业服务蓬勃开展。成立广州市产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初步形成“市、区、园区”三级服务网络。开展 “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以中小微企业日为中心,11个区每月各一个主题日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创业创新、技术服务、财税服务等,花都、白云、番禺等区活动都有超过600家中小企业参加。

  三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新载体。自2015年9月,工信部同意我市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以来,我市加快推进中外合作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首先,创新中外技术对接合作。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中小企业局的支持,成功举办2017中国(广州)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传统的外国技术项目来中国找企业、找投资的旧模式转变为中国企业组团出国找先进技术和团队的新模式,首创龙头企业技术悬赏模式,发动广汽集团等12家行业龙头企业悬赏1.5亿元向全球征集攻克32项技术难关,推动11个项目成功落地。2018年“创客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单位上升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辐射全国、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大赛吸引了62家企业发布技术悬赏,合计123项技术需求,悬赏金额达8500万美元。国际分赛区拓展到香港、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俄罗斯、瑞士、马来西亚、德国、美国等10个。大赛新增了园区引资引智引技环节,吸引了16个产业园区和中外合作区通过大赛发布引智引技优惠扶持政策,吸引海外优秀团队落地。持续跟进服务大赛项目落地发展,2017年大赛前十强韩国AR互动阅读项目与励弘文创旗舰园合资成立维多利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进入国内VR教育市场。其次,推动企业对接境外技术。结合创交会、中博会等重大会展活动,举办了独联体新材料技术对接会、伊朗纳米技术对接会等10余场中外技术对接活动,协助举办第三届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促成我市汇桔网与以色列吉萨资本达成技术转移合作,推动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与俄罗斯中俄友谊科技园达成技术项目交流合作,帮助嵩达新材料、昊毅化工等企业引进外方专家常驻指导。最后,创新中外合作平台建设。扶持中以智慧产业基地等一批中外合作园区创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协助广州开发区引进广东中欧企业合作促进中心项目。新培育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广州办事处等11家中外合作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对接境外技术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服务。

  (四)关于创新产业中介平台

  一是打造高端创新产业中介平台。今年4月,推动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创投协会、广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机构共同组建了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于4月29日正式启动运营。中心功能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一体系、一联盟、四平台”的营运模式,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联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撮合平台、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上市并购平台”。今年4月,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中银香港签约并在中银香港建立联络点,便于建立通畅的信息和政策沟通机制,主动对接香港科创企业,同时协助广州科创企业在港建立投融资平台、财资中心和海外资金管理中心,提供开户、直接投资、过桥贷款、财务顾问、派息、存款、汇兑及其他财资产品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并为境外企业赴广州投资牵线搭桥,助力广州实体经济发展和科创企业壮大。

  二是推动对企服务,落实扶持政策。首先,制定出台《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分层分类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行动方案》《广州市科技局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广州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实施方案》等,研究起草支持国企创新发展的“创八条”政策,紧紧围绕企业初创孵化期、成长壮大期、扩张成熟期的成长主线,着重从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发展支撑平台等3大方面发力,实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投入后补助、人才集聚、对外交流合作、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等措施,完善全链条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体系,对企业各成长阶段多角度全方位分层分类予以精准扶持。落实《广州市促进企业加快落户若干办法(试行)》,遴选一批招商合作社会中介机构,推动其举办丰富多样的招商相关活动,加强全市招商推介。同时,发挥社会中介渠道优势,挖掘一批项目信息及线索。其次,按照数据分析、区级推荐、现场走访、集体讨论、专家评审等环节,层层把关,深入发掘 “有得说、值得看、长得大”的优质高精尖中小企业,结合市领导挂点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方案,明确分解到人。最后,结合国家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积极落实“外资十条”、“民营经济20条”、“国有企业33条”、“实体经济十条”,针对性对各类主体精心服务、精确扶持。加强国家“减税降费”措施的落实力度,做好社保征收政策调整和推广研发费加计扣除范围等政策的宣传,2017年度有约6100户企业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全年有1955户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

  三是搭建创新领域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生态圈。举办2018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重点推介广州投资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提供有效平台。办好夏季达沃斯“广州之夜”招商活动,首创由本土民营企业雪松集团主办,充分展示广州城市形象和企业实力。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座谈会”,对强化广州市中心城市地位,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建议。举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年会留学人才科技项目对接会,对接了欧美留学人才89个科技项目,促成一批人才科技项目合作。参与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利用平台推介广州投资营商环境,挖掘项目线索。赴英国、德国开展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路演推介,宣传推介广州投资营商环境。组织发动30家广州企业参加2018年中国商业圆桌会议系列研讨会,发动37家企业参加中国(广东)—美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和2018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推动我市企业提升国际知名度,吸引外地企业来穗投资。举办中银科创企业投贷联动直通车——香港上市推介专场活动,为广州市中小科创企业创造一站式、一对一与境内外金融机构的现场对接机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多措并举做好市场培育

  一是办好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夏季达沃斯“广州之夜”等招商活动,有效发挥我市高端招商平台作用,使之成为我市建立创业健康生态圈的重要展示窗口;利用好参加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等高端会议平台,对广州市的营商环境和投资优势进行有效推介。二是继续加强与专业招商中介机构的合作,创新以人才和资本为导向的招商新模式。发挥我市产业承载地域范围广、商务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加强和海内外的优势产业合作。三是推动默克广州创新中心与广州药业及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项目招商效应;继续推动中德科教园将更多海德堡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丰富资源导入广州,促使德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企业或机构集聚广州;积极发挥思科智慧城、广东医谷(南沙)、广州国际医药港、默克创新中心、GE生物园等载体作用,积极牵线搭桥,有效引导载体主动开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产业招商,引进一批国际研发人才团队和国际合作项目。

  (二)加强与港澳科技资源对接沟通,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与香港创新科技署、香港科技园、澳门科技委员会、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等单位的沟通对接,逐步建立穗港澳科技部门的联络协调机制。推动港澳大学、科研机构在广州建立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联盟与创新投资基金。推动穗港澳创新要素互联互通。加强与科技部、中科院、省科技厅等沟通对接,积极参与国家、省部署在港澳的重大平台与重大项目,提升广州创新水平与科技影响力,并引进科技成果落户。

  (三)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加大力度引智引技引才

  引进一批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在穗成立研发机构。发挥中乌基金、中以基金等在引进海外研发机构、前沿技术、高端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我市企业设立海外基金、孵化器和研发机构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提升国际竞争力,布局全球创新链与产业链。

  (四)完善开放创新科技交流服务体系

  探索破除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开放创新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符合需求的市场化机制。促进跨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发展,发挥中介机构在引智引技引才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市场规则等制度规范。争取更多国际高端创新会议、论坛、活动在我市举办,增强广州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7月18日

  (联系人:高倚天,联系电话:83124069)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