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042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科函〔2020〕2号
陶天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校企联动模式,助推广州产业发展的提案》(第4042号)收悉。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河区政府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州市校企合作和联动的主要情况
(一)搭建平台,推动校企合作
1.政府搭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一是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产教布局上的融合,将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市教育局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领导小组,共建“广州市产教融合示范区”,正在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是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施政企共建。市政府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共建了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等22个特色专业学院、10个校企合作示范学院,建设区块链、智能制造等7个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学校对接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发展转型中的技术难题。100%高职学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4所高职纳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推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整合校企资源。
围绕IAB、NEM等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依托丰富的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截至目前,全市备案产学研联盟共175家,成员单位超过2700家,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建筑、海洋、卫星导航等各个领域。联盟以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吸引了广州地区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通过产学研联盟推动了区域内创新资源的充分整合,据不完全统计统计,2019年,各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进行转化和产业化的成果476项,获批或维持的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工程)实验室、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350个,牵头或参与制定技术标准355项。 围绕企业主体和市场需求,联盟组织的行业论坛、专题技术研讨、成果发布、资源对接、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等各类产学研活动成为产业技术交流、合作、融资等重要途径,2019年全市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各项活动分别达到900多次,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前沿技术交流研讨、技术的合作,以及人才与资源的互联互通,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校企共建成果转化中心,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广州市陆续出台了《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穗府办〔2015〕57号)、《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穗科创字〔2018〕41号)、《关于印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穗科创〔2015〕16号)、《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加快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穗科创规字〔2017〕2号)、《广州市教育局关于科研项目“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穗教发〔2018〕39号)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并于2019年出台《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探索制定《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2019年版)》,开展《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修订,指导各区和高校、研究院所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系列文件,在职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方面做出了突破探索,构建了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制度体系。
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进校企信息共享。广州市坚持政府引导,以市场为主体,积极推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良好生态。支持广州现代产业研究院等20多家单位开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目前共有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2家,国家创新驿站1个,省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机构)58家,占全省的53.7%。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共同支持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已汇集了具有转化意向的发明专利15000余项、科技成果7000余项。
二是支持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校企对接系统。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计划于今年落成开业,打造科技成果展示、发布、交易、孵化等四大平台,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厅、线上和线下的科技成果发布会、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天英汇系列项目对接活动等方式多维度、多角度地提高科技成果传播效果,加强辖内校(院)企交流合作,促进天河区科研成果有效对接。今年4月,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项目入驻申报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入高校院所、人力资源等服务资源落户基地,联合软件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和供需对接机制。
三是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转移试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6家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建设,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建设,构建包括科技成果库、科技成果验证熟化平台、科技成果定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内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
3.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卓有成效。
广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科研教育中心,拥有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7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资源丰富。广州市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区域合作和港澳合作,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18年翻番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77%。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1074项,成交额1273.36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975.07亿元,三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成功举办五届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充分发挥“3天展会+创交会网站+20个常态化成果转化基地”的作用,2019年共促进240个项目转化落地,成果转化落地金额累计73.82亿元。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和技术经纪人大赛,2019年培训人员超过600人次,提升了技术经纪人从业水平,促进了科技服务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三)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全力建设全国一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研究出台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并制定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涵盖科技创新补助申报、个税优惠等领域。培育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高校创业(孵化)基地29家、穗港澳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黄埔区出台了“港澳青创十条”,南沙区推出了“港澳青创30条”,初步形成了切实管用、覆盖面广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广州青年人才工作站等阵地建设,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导师辅导、资金对接、政策服务等,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全市建成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2个,其中,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等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立足广州大学城,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成长前端平台载体;位于广州科学城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对接优质港澳科技项目,建立与知名高校、创新孵化机构合作;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发挥香港科技大学创新科技、高端教育、创新创业等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行业论坛等品牌活动提供创业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社会优势资源支持创新创业。2019年,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专创众创空间、粤澳国际青创产业加速器等5个基地被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认定为重点支持基地(全省共13个),居全省首位。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众创五号空间、专创空间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暨南大学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粤港澳青少年深度合作发展中心(创汇谷)等被评为首批市级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每家每年给予100万元运营资助。
(四)围绕产业发展,吸引、集聚一批产业领军人才
大力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依托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资源优势,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顶尖创新人才,截至2019年底,在广州地区工作的院士共120人,包括中科院院士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国外(或境外)院士21人,在穗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自2016年以来,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政策累计立项支持创业领军团队40个,创新领军团队37个,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37人,杰出产业人才115人。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入选企业万孚生物、金域医学、广电计量已挂牌上市,华南疫苗、有米科技、赛莱拉在新三板市场崭露头角,方邦电子、中国电科院、百奥泰陆续登陆科创板。已入选市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017年-2019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79件、PCT国际专利52项,授权发明专利81项、PCT国际专利10项,累计吸引社会投资39.07亿元;2019年度当年申请发明专利156件,吸引社会投资9.79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93.63亿元。实施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已立项支持16个人才团队来穗创业。
二、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情况
(一)着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1.优化知识产权扶持政策。
修订《广州市专利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动广州市PCT专利申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激励发明专利、PCT专利产出,鼓励和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优化实施知识产权资助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的专利创造工作,开展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利导航,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2.建设高校专利转移转化中心。
投入中央专项资金1200万元,拟在广州地区部分重点高校建设高校专利转移转化中心。支持高校整合协调各方资源,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建立专利转移转化平台,开展专利权许可转让、质押交易、转移转化等,促进高校专利合理运用,促进解决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率低、转化难的问题,推动广州地区高校专利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该项目已完成项目征集和评审工作,正在办理立项程序。
3.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运营平台。
拟投入中央专项资金5500万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10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由大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牵头,联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建设集知识产权托管、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导航预警、转化运用、人才培养等工作于一体的全链条推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运营平台,促进广州市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二)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严格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印发《2019年度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结专利侵权假冒案件2172宗;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140宗,违法经营额2164万元,罚款2896万元。进驻第125、126届、127届广交会执法,展会期间共处理逾千宗专利和商标侵权投诉,并在127届网上广交会上,首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网上受理、网上处理投诉举报的展会保护新举措。2019年,广州市39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推出32项惩戒措施,打造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广州标准”;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提出12项举措,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合作。
牵头穗莞深三市知识产权部门签署《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开展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签署《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广深知识产权合作,为发挥好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实现“四个出新出彩”、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与广州海关、黄埔海关签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咨询机制和涉嫌侵权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从边境到境内相衔接。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一是今年5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建设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服务。二是与广州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签署《关于设立广州市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导服务中心的合作备忘录》,并在广州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挂牌运作,强化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成立琶洲会展和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布《会展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自律(琶洲)宣言》,充实完善广州市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创新校企联动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鼓励企业基于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的需求,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二是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时,吸收企业参与,使研究更加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三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实验室、中试平台等,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设施;四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发展和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联盟和产教融合提质增效。
(二)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修订《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进一步推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天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适时启动环中大、大学城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机构专长,构建完整的转移转化服务链条;二是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选择具备条件与意愿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建设,启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进一步催生成果转化内生动力;三是深挖技术合同登记潜力。加大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相关政策宣传培育力度,规范强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管理,推动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建设,积极争取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支持,在拟定的《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中增加“知识产权专章”,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立法规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优化科技人才服务,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启动国际顶尖战略科学家引进计划,依托广州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平台引进一批世界顶尖、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人才,以一流科技人才队伍支撑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进科技人才项目考核方式,结合疫情对人才项目实施的影响,出台分类指导措施;优化人才项目管理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全权负责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更大潜能;三是完善人才团队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人才项目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对初创期、成长期人才团队给予精准投融资服务。健全科技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会同市有关部门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高层次人才住房安居保障工作,优化人才服务效能。四是打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探索以市场化机制举办海交会,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整合的人才交流平台,拓宽引才聚才主渠道功能。做强做优人才创新创业工作,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平台打造品质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创新创业精品活动,如广州创投周、小蛮腰科技大会、《财富》全球科技论坛等,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青年就业“云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
感谢您对广州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9月3日
(联系人:吕晓峰,联系电话:83124064、1856504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