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公开 > 政协提案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34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4-08-06 17:58:57

穗科函〔2024〕25号

李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广州海洋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提案》(第4034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教育局、广州海事局、海珠区政府、番禺区政府、从化区政府、荔湾区政府、花都区政府、南沙区政府、增城区政府、越秀区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湾区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科协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正式函复如下:

  一、我市在加强海洋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

  (一)积极优化重组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体系。

  我市联合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建了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建设,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围绕海洋科技等社会发展领域建设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构建符合我市海洋领域发展实际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其中,智能院面向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科学与技术前沿,面向海洋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勘查和海洋安全保障等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布局新型海洋智能无人系统研制、智能载荷研发、平台运维保障、海洋信息服务等方向,致力于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推进技术与应用融合发展。广州海洋实验室以“立足湾区、深耕南海、跨越深蓝”为使命定位,围绕“南海海洋国土安全与战略资源开发”国家重大需求,着力解决岛礁可持续发育、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关键科技难题,立足打造南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推进崂山实验室广州基地建设工作。

  (二)积极开展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我市全力组织和支持63个涉海科研机构,包括9个涉海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36个涉海重要科研机构和18所高校申报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海洋科技”重大专项旗舰项目,开展海洋领域科研攻关工作。2020—2024年,依托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题及市校(院)企联合资助专题等形式,支持海洋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312项,支持经费超2000万元。近三年支持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等进行“可燃冰勘探开发环境监测与储层评价技术研发”“船载可燃冰样品分析系统与产能评价装备”“基于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风光融合的绿氢制取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研发项目研究。

  (三)大力发展海洋领域产学研合作。

  我市印发实施《广州市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方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凸显科技创新支撑和赋能城市社会发展功能,为我市海洋科技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市资源规划和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等海洋创新产业,推进实施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省海洋六大产业)专项。2023年广州市获省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共30个,有效促进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培育赋安、海启星、贝奥吉因等一批企业成为新兴领域骨干力量,支持80余家涉海企业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有效推动了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四)支持海洋科学学院和海洋学科教育发展。            

  我市支持市属高校设置海洋科学相关学院及联合科研院所进行海洋科学学科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基于地球多维环境、气候变化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性质,设置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学域,开设海洋学、大气海洋动力学等课程,推出国内首个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哲学博士项目。广州航海学院开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航海技术、邮轮工程与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事管理等海洋相关专业,为我市海洋相关产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广州大学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联合开展海洋基础科学、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海洋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

  (五)持续推动广州海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出台支持人才来广州发展政策。我市发布《关于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广州市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方案》《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及实施细则,提出实施顶尖人才领航行动、高端人才倍增行动、青年人才托举行动等九大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吸引海洋人才集聚;出台《广州南沙高层次人才评价实施细则》,创新建立“政府评定”“专家举荐”“自主评审”“定向配额”等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打造人才引进落地良好政策环境。通过这些政策,吸引了大批海洋科技和产业方向的包括院士在内的高端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下机器人专家封锡盛,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育种专家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专家王天然等。二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支持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建设,创新建立以“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为支撑的博士后联合培养体系,集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海洋实验室等科技型会员单位研发人员,大力支持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南沙已建成6家院士工作站和38个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近三年新招收博士后年增长50%,海外高校博士占比达 1/4。三是打造重大科研平台集聚人才。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作为“基地”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已汇聚18个领军人才团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近千名海洋科技人才整建制迁入南沙,夯实南沙海洋人才队伍基础;揭牌成立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现已入驻“地球海洋演化与观测”研究团队等 8 支团队。

  (六)持续开展海洋科技领域科普工作。

  我市每年均开展多场广州科普游活动,组织市民参观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或邀请该所专家走进校园,以海洋为主题开展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普报告会,录制广州科普大讲坛《大海变粮仓,深海养殖硬核科技让你大开眼界》等科普视频,着力讲好广州海洋故事。2023年,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举办《向海图强筑梦深蓝》航海科普展,立体展示中国海洋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领市民群众关心海洋、了解海洋、经略海洋,同时利用广州科普长廊开展“逐梦深蓝——走近中国海军装备”专题科普展,全方位、多渠道提升海洋科普覆盖面。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整合广州海洋创新资源,大力激活研发创新潜力和海洋科技技术攻关,继续支持广州海洋实验室、智能院以及资源规划和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二是进一步发挥我市高校优势,构建海洋学科教育人才基地。依托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州航海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等涉海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发展多层次海洋学科教育。加强高校海洋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与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的动态协同,建立海洋技术类人才储备库。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发设立涉海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以岗位练兵培养模式推动产才融合,提升人才培养匹配度,培育海洋经济专业人才。

  三是修订、印发和实施《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指南》和《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标准》,支持海洋人才申请高层次人才认定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深入实施人才绿卡制度2.0版,支持海洋人才申请人才绿卡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优化职称评审机制,鼓励和支持更多海洋领域专技人才申报职称。

  四是加强广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工作站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普活动,全方位、多渠道提升海洋知识覆盖面。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5日  

  (联系人:刘晓辉,联系电话:83124047、13076876888)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