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州)指南建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州)(以下简称广州联合基金),为做好我市2026年度广州联合基金指南建议编制工作,现开展指南建议的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广州联合基金的实施内容,应注重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面向我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前端科学问题以及前沿科学问题,重点围绕生物与农业、能源与化工、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人口与健康等领域进行凝练。指南建议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科学性。应围绕广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需求、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提出,突出广州地区优势与特色,内容应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体现基础研究特点,避免偏技术应用,避免出现“开发”等非基础研究常用词汇;避免选取陈旧或重复资助的研究方向,特别需要避免与各有关科技部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已资助项目的重复。
(二)规范性。应当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相关科学出版社规范性事项详见附件2),文字表述简明扼要、高度凝练,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顺、字词重复、丢字错字等问题。每条指南建议研究方向只能涉及一个科学部,并明确至少一个一级申请代码(详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5/18/)。
(三)包容性。研究方向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出现明显限制性要素,原则上不体现省市的名称,且有其他相关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确保一定的竞争性。
(四)导向性。在具有一定包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广州市的需求、优势和区域特色,面向全国有较强竞争力。
(五)安全性。指南建议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注重防范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科技安全风险,遵循科研伦理准则。
二、征集要求
(一)本次指南建议按照资助强度260万元/项(直接费用)、实施期限4年进行征集。
(二)指南建议推荐单位应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注重人才梯度培养,积极推荐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提出的建议,同时,要综合考虑个人限项等因素,确保最终被采纳的指南都能有效组织申报。原则上由推荐单位统一报送,不支持个人单独报送;不推荐有在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的指南建议。
(三)指南建议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少2项面上项目或1项面上以上类型项目的经历,或有承担省级基础研究重点以上项目的经历,并符合国家基金委对项目申请人的限项要求。
(四)指南建议应与广州市区域内注册的企业合作提出,并且与我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五)本次指南的征集采取限项推荐的方式进行。
1. 推荐单位的基本要求:推荐单位应是广州市区域内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并在2022~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获批立项。
2. 基本推荐数量:每个推荐单位原则上可报送1项指南建议。
3. 增加推荐数量:
(1)2024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每超过20项可增加报送1项指南建议(不含海外优青项目),或有获得重点及以上项目类别立项的单位可增加报送1项指南建议。此类增加上限为10项。
(2)牵头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每建有1家可增加报送1项。
(3)广东省实验室可增加报送1项。
4. 推荐单位的推荐数量按上述标准确定,同一推荐单位同一领域报送的建议不超过5项。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非直属附属单位(应在广州市区域内注册,且在2022~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获批立项),需通过推荐单位报送指南建议,报送数量按照上述标准单独确定,不计入推荐单位报送数量,同一单位同一领域报送的建议不超过5项。
三、指南征集时间及方式
(一)本次指南建议征集统一采用线上征集方式,请各单位通过广州科技GI(网址:https://gzsti.gzsi.gov.cn/)进行填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操作指引见广州科技GI(网址:https://gzsti.gzsi.gov.cn/pms/index.html#/newsDetail?id=e2bdccb6-4104-6055-8667-f288f44c907e)。
(二)本次指南建议征集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9:00至2025年6月11日18:00。联系电话:020-83124092、83124089。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抓紧组织遴选并认真审核报送,如超限项推荐,将予以退回。
附件:
附件1: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广州)指南建议征集表.wps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