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媒体解读】穗科创“十四五”规划首提三定位、强化部署三领域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2-22 16:59:00

布局“一轴四核多点” 力争实现从0到1突破

  打造深海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探索允许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探索利用市级财政科技经费开展天使股权直接投资……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其中多项“硬核”举措,将支撑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

  在这份广州科创领域最新的五年发展蓝图中,广州首次明确了到2025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三个城市定位:成为世界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先行之地、国际科技赋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之都、全球极具吸引力的高水平开放创新之城。具体目标提到,届时广州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将提升至15%;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超过60家;引进海外人才数达1.8万人……

  为此,广州将构建“一轴四核多点”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强化战略前沿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与重点产业、城市治理与民生科技三个重点领域的部署。整体来看,《规划》力图实现举国体制与市场导向紧密结合;创新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有机统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核心技术“辐射极”

  颇具分量的“颠覆”一词,在整个《规划》中出现了6次。例如,重点部署具有重大影响、能够显著改变科技与经济社会等竞争格局的颠覆性生物技术;强化空天基础领域、颠覆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大核心技术储备;在新材料重点领域推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等等。由此体现出广州对于催生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科技前沿成果的期盼与决心。

  如何取得“颠覆性”科技成果?首先要增强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广州正加快建设“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力争取得一批从0到1的突破。其中,不仅包括构建科学高效的多层次实验室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广州还要打造深海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如“深海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等。引领性原始创新的“国之重器”将形成梯次接续、有序推进的建设格局。

  坐拥华南地区最为丰厚的高校资源,《规划》指出,要挖掘高校科技创新潜能。同时,高校的基础研究成果有待落地转化应用。《规划》在先前广州提出“探索将广州大学城、五山—石牌高校区及周边地区打造成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特区’”的基础上,增添了“南沙周边地区”——当地现已汇聚了中科院系科研机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智慧资源。

  《规划》还明确,广州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此,全市将成体系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问题;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重大平台;多维度释放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

  去年底,广州提出“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规划》进一步给出了广州成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外溢“辐射极”的路线图。即激发大院大所大平台和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潜能,奔着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健全完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孵化育成生态,补齐受制于人的短板,锻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长板。

  高端人才“汇聚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规划》指明,到2025年将引进海外人才数达1.8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比重达150人年/万人。同时,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更加健全。

  纵观《规划》,人才是贯穿于各个部分、环节的要素。广州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切实做好人才“引、育、管、用、服”,主要内容包括引进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着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推进创新人才国际化三个部分。不少提法和举措属“十四五”时期首提。

  例如,广州将探索技术移民试点,推进外国人才“一站式”服务,提供入境签证、永久居留、科技研发、子女入学、外汇使用、医疗保障等便利措施和绿色通道服务。《规划》透露,技术移民、外籍人才出入境、永久居留、就医等将在穗港澳三地协同中先行先试。

  相比此前施行的人才绿卡政策,技术移民可以快速解决社会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而且不只针对高精尖人才,广州所需的各行各业人才都可以纳入“技术人才”之类。简言之,技术移民更普惠、更包容、更快捷。广州在“十四五”期间提出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就是向海外人才传达出包容、友好的信号。

  再如,《规划》提到,广州计划探索实施“机构化成建制”引才项目,注重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基地培养发现人才。这表明:一方面,广州需取得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创新平台,为成建制引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广州的引才将不仅招募顶级人才,还要招募多层次人才,保持科研团队稳定性,更要在“成建制”的引进中,将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做法导入国内。

  与之相辅相成的,就是要在创新管理体制上,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观念。《规范》涉及了这一点,即在各类科研活动中规范人才“帽子”使用。去年11月,市科技局发布新修订的《广州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便优化了专家入库条件和入库方式,弱化企业专家的职称、论文和学历等入库要求。

  开放合作“桥头堡”

  广州将科技创新发展定位,放置在国际视野中考察,希望成为“双循环”的有力支点,全面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广州这座“创新之城”,将进一步迈向“全球极具吸引力的高水平开放创新之城”。这种“开放”体现于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制度开放等维度。

  在物理空间,广州首先要建构起支撑科技创新开放发展的内部骨架。《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广州构建“一轴四核多点”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形成“一轴核心驱动、四核战略支撑、多点全域协同”的点线面多层次格局。此举旨在促进区域联动、高效协同,强化与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衔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重大创新节点能级,辐射带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以大湾区的视角观察,广州科技创新轴填补了科创要素从广州内陆走向海洋的最后一段缺口,完善了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由此,大湾区内的高端要素和科创资源将加速流动。自东向西,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渐次排布。这为当前按照“两点布局”模式共建国家实验室和省实验室提供了便利。

  同时,空间布局的强化有助于广州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共享科技创新资源。《规划》提到,将深化粤港澳三地超算应用交流和合作研究,携手港澳打造“超算资源共享圈”。当前,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依托霍英东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专用光纤和线路互联互通。港科大老师使用广州超算就像使用局域网一样方便。过去5年,超过200位老师使用广州超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广州还将在制度层面助推穗港澳联动发展,并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例如,全力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创新粤港深度合作园开发建设合作模式;推动中国—乌克兰材料连接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快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等高水平国际研发平台建设等。

  一个创新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开放合作“桥头堡”正在广州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