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广州携手伯明翰大学 跳一曲成果转化国际舞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18-06-28 06:36:39

  “从7年前选择在广州设立中国区,我们从来没对这个决定产生任何怀疑。”6月19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中国区(以下简称广州中心)主任郑颖颐坚定地说。

  2011年9月,英国伯明翰大学在穗成立了广州中心,自此拉开了与广州亲密的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然而,国际科技成果转化是在国家之间进行,不同国家不同科研文化,合作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广州突破“点”的合作,建立起重点、持久、深入的合作关系,目前已共同开展了34项合作科研项目,科研投入总额达1.3亿元。

  此之需求恰是彼之特长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铁路研究与教育中心是全球轨道交通研究和教育的领导者,在铁路运行仿真、智能调度管理和优化、关键装备状态监测等方面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且英国地铁运行了100多年,我们才20年左右,可以借鉴学习其很多经验。”6月20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袁敏正告诉记者,他们是通过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联系上了英国伯明翰大学。

  广州中心派出的英方首席轨道技术科学家,几年来先后十余次来穗与广州地铁进行技术交流。“我们明确提出提高安全性、提高效率、节能环保3方面的技术需求,对方也很坦诚,和盘托出此领域的所有研究成果,交流后发现,彼此的技术契合度比较高。”袁敏正说。

  地铁道岔引导地铁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到另一股轨道,使车辆在线路间完成穿梭。如果道岔出现故障,则影响地铁安全运营。英国伯明翰大学拥有在全球多个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应用的道岔转辙机状态识别模型的初步研究成果,这一技术当时在我国尚属空白。“引进转化该技术后,开发了一套道岔尖轨及转辙机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把握道岔尖轨及转辙机的运行状况,准确判断其技术状态及发展趋势,促进维修模式由传统定修向状态修变革,避免突发故障,提升了地铁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 袁敏正表示,该技术已在广州地铁运营现场示范应用,实现转辙机在线监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另一合作的列车牵引节能优化研究项目,据测算可为地铁新线节约牵引能耗10%以上,每年可节约电费数百万元。”袁敏正说,在研的地铁列车多车在线运行仿真与评估软件,有助于线路平纵断面及设备布置优化、有效降低列车运行能耗。

  合作过程中,英方对科研严谨细致的态度,深深触动了袁敏正。在他看来,这正是国内科研中最缺的部分。

  而对英国伯明翰大学而言,郑颖颐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可实现互利共赢。“广州地铁勇于创新的态度吸引了我们。他们告诉我们,有什么新技术都可以拿来广州,一起去测试、改良。”

  吸引力来自成熟的科研教育市场

  为何广州选择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呢?双方不约而同表示,广州企业的技术需求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研发特长吻合。

  “我们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办公室并非广州,但却决定在广州设立中国区,这也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在海外最大的代表处。”郑颖颐回忆道,“除了上述原因,看中的是广州成熟的科研教育市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詹德村表示,广州正处于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的机遇期,迫切需要借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工业先进经验,提高广州科研与产业化水平。

  广州的初衷是希望引进英国伯明翰大学一些比较成熟或者前沿的技术进行转化。最初合作时,只是简单筛选项目,合作推进中,双方均不断探索如何由点到面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让郑颖颐最为称赞的是,广州市政府多年以来对合作的重视和支持。一方面,广州市政府与广州中心建立合作指导委员会,另一方面, 广州专门设立对外科技合作计划,推动国(境)外先进技术转移转化。如今广州中心已发展成为英国伯明翰大学对华合作的战略基地,并成立了相应实体公司。

  同时,广州企业、科研院所较强的创新和承接能力,也让郑颖颐吃了“定心丸”。

  2012年,英国伯明翰大学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合作启动儿童健康研究出生队列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环境、饮食、气候等因素对孕妇、新生儿的心智发育影响,为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中国医生喜欢在孕早期给孕妇开口服孕酮,通过队列研究发现,孕早期服用孕酮并不会改变妊娠结局。广州市妇儿中心出生队列研究室主任邱琇透露,这一成果已经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建议医生减少孕酮使用。

  据介绍,广州出生队列研究支撑了20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发表31篇SCI论文。已招募了3.3万母亲和2.8万例新生儿加入该队列,最大的孩子已经6岁。

  目前,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合作领域已扩大到科研合作、合作办学与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和产品开发四大方面。

  培养人才让国外技术真正落地

  最为困扰国际科技成果转化的是什么?“企业转化要求快,希望马上产生经济效益。但在英国,很多处于研发阶段的技术就已被企业看中、预定,然后再继续研发完善。坦白讲,一开始我们很不适应。”郑颖颐笑着说。

  多年推动国际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历,让她意识到,借助本地科研单位力量来推进技术转化尤为关键。

  “我们尝试过直接与企业对接,但不顺畅。很多企业说不出要什么、做什么,只说看看有什么成熟技术,我们难以帮助其进行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我们的技术来到中国,还需要围绕需求进行改造。”郑颖颐表示,这对于一个国际性的纯科研机构而言,难度非常高。“必须有一个本土科研机构,既熟悉市场,帮我们搭桥梁与企业合作,同时要有承接技术能力,一起改造技术以适合本土所需。”

  在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牵线下,英国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和广东省科学院共建广州先进制造创新中心(GAMIC),聚焦先进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已结题项目4项,在研项目4项,即将启动新一批的合作项目。

  “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不能仅是技术转移,而应是人才培养,才能够真正把技术落地,增强转化力量。”郑颖颐表示,假如没有承接技术的能力和人才,我们团队走了,再好的技术,企业也无法做下去。

  广东省科学院把研究人员送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技术,回来再帮企业进行“二次开发”,转化出的成果更加接地气,深受企业欢迎。

  “从最初的单一项目合作,到与本土科研机构成立研发中心,培养人才,双方探索出的转化新模式,对推动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极大启发性。” 詹德村表示,广州正在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更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充分融入国际分工,吸引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才能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开展国际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价值所在。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