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广州市实施科技精准帮扶 助力黔南山区实现水稻亩产翻倍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0-01-23 10:03:21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广州市通过科技项目扶贫,精准对接黔南州典型“少、边、穷、寒、瘟、旱”特困山区科技需求,扭住“精准”二字,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在“冷、烂、锈、阴、瘟”的低产田实现平均每亩增产稻谷328.2公斤,增产129.5%,增幅居国内同类地区领先水平,科技助力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

  一、选准路子,“科技+共建”抓住“三关键”

  广州市通过“科技+共建”,围绕“瞄准需求、对准项目、选准能人”三个关键实现精准扶贫。帮扶项目在贵州黔南示范种植水稻品种“滇杂31”累计9410亩,共计增收稻谷309万公斤,折合新增收入618万元。辐射带动贵州省条件类似地区面上推广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约1300万元,通过科技支撑帮助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

  (一)坚持对症下药。针对黔南州冷凉山区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苗族寨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等短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通过“科技+共建”的项目形式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二)把握项目需求。将科技示范效应对准内生动力必需品-水稻,选定帮扶项目“贵州黔南冷凉山区低产田创建水稻优质丰产栽培模式及示范”,把解决吃饱作为科技帮扶的第一标准。

  (三)选准合作对象。通过调研和遴选,组织广州市农科院与黔南州农科院开展合作、共同实施帮扶项目。

  二、脱贫捷径,“科技+智力”依靠“两要素”

  (一)依靠人才。为攻克“少、边、穷、寒、瘟、旱”等不利因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广州市多次组织农业专家赴项目示范基地调研“滇杂31”的种植情况,并与当地相关专家共同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依靠技术。针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栽培习惯、常见病害、土壤质地等,广州市专家与当地科研人员共同研究制定适合当地的“浅肥密嫩”(浅插秧浅灌水、施足肥平衡施肥、适当密植、育嫩壮秧)栽培技术,在冷凉山区低产田创造出平均亩产稻谷581.6公斤的优良成绩,实现低产田变丰产田的重大跨越,通过“科技+智力”的帮扶资源精准对接脱贫需求,科技创新使低产田变为高产田。

  三、携手推进,“科技+培训”主推“四个进”

  针对黔南州山路崎岖、村寨分散、交通不便等恶劣因素,广州市会同当地农科所通过“四进”科技培训模式,把科技传授给苗寨人,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项目示范点贵定县海拔最高且最贫穷的德新镇四寨村,2016年310户苗族农户在1500亩稻田中采用“滇杂31”良种和“浅肥密嫩”技术,实现增收稻谷54万公斤,折合新增收入108万元,平均每户增收稻谷1742公斤,折合新增收入3484元。

  (一)进村寨。深入交通不便的村寨,在空地上、稻田里、农户家进行现场教学、讲授栽培技术,并发放良种和资料,让农户通过科学种植提高产量。

  (二)进现场。邀请部分农户参观学习示范田,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科普宣传良种良法,使得“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实现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

  (三)进场坝。利用赶场天群众集中的机会,在场坝摆摊设点,将良种良法、资料、图片展现给赶场农民,普及科技知识。

  (四)进学堂。当地村寨青壮年外出打工居多,留守务农的以中老人为主,信息资讯的获取主要依靠在读学生(孙子、孙女)的传递,项目组定期到学校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并将良种免费派发给学生,利用学生把信息、技术、种子带回家,有效激发农户脱贫意愿,提高脱贫能力。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