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6位大咖登上格致论道•湾区18期,用科学凝聚守护的力量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2-09-07 16:29:34

  827日,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和广东科学中心承办的格致论道湾区第18期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本期讲坛以守护的力量为主题,邀请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6位嘉宾,分享了他们汇聚科学力量,守护共同家园的故事。

图1.-邱强讲述《追迹地震海啸》.jpg

邱强讲述《追迹地震海啸》

  最常见且造成严重损失的海啸灾害,往往是由于俯冲带地震引起的。俯冲带多位于深海,是物质消亡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区域,这里地震频发,能引起大范围水体扰动,从而引发海啸。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强表示,地震海啸引发的灾害往往是毁灭性的,搞清楚地震破裂特征、震后形变的规律和孕震区域岩石的物理属性,对将来的地震和海啸灾害预警和评估至关重要。然而,俯冲带大多在深海区域,观测研究难度大。邱强带领团队通过实地参与海啸灾后调查和分析其他陆域俯冲带地震数据,发现复杂的断层会影响地震破裂的传播,而俯冲带的外增生楔里,存在着大量高角度的逆冲结构,这类结构发生滑动时,能抬高大幅度的水体,从而引发放大效应的海啸。通过数据建模,可以提前评估其他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海啸情况。

  邱强介绍,我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已经自主建立比较完善的南中国海区域智能式海啸预警系统,24小时全天候运行,为沿海周边9个国家提供全天候海啸预警服务。

图2.-王云讲述《设计野生动物的“生命通道”》.jpg

王云讲述《设计野生动物的“生命通道”》

  野生动物和道路交通设计有关系吗?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云给出了肯定答复。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路网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许多公路延伸到了山区,为我们提供交通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在阻碍着野生动物迁徙移动。据统计,全球4677种兽类,124种受路杀威胁。

  王云及其团队在东北长白山区开展了多年野生动物与道路交通设计的研究。王云表示,这里两栖类动物分布广泛且占路杀比例高达77%,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一些动物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两栖类动物过路至少面临七重障碍,包括动物难以穿过的隔离栅、过高陡峭的排水沟、深且小的涵洞、高温干燥的沥青路面等。于是,他们以中国林蛙和中国蟾蜍为对象,设计各种动物通道模型,观察它们跳跃高度、攀爬角度以及成功穿越概率,得出了隔离栅、排水沟和涵洞等道路设计模型的最佳值。同样地,他们在青藏公路沿线针对藏羚羊、野牦牛等也做了动物通道设计及分析,提出了适合不同体型动物的道路通道设计尺寸,并且被纳入了交通运输部行业推荐性标准中。

图3.-谢黎炜讲述《肠道里的细菌王国》.jpg

谢黎炜讲述《肠道里的细菌王国》

  人类全身上下遍布各种微生物,和人体细胞数量几乎等同。而肠道里的微生物数量更是占据了成人体内微生物的90%。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黎炜介绍,我国肥胖人口总数已稳居世界第一,而肠道菌群是肥胖的重要诱发因素。他提出,在众多的饮食干预方法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显著改善肠道菌群。但是,低碳饮食的减重也存在较强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密切相关。那么有没有其他手段去避免个体差异的问题呢?他进一步发现益生菌分泌的代谢产物——后生元能有效减轻肥胖症以及相关代谢性综合征表型。谢黎炜团队通过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后生元能独立于饮食,提高机体抵抗代谢性综合征的功能性成分。

  谢黎炜表示,饮食的调整可以改善一部分人群的代谢,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比任何的干预形式都更有效。

图4.-李军讲述《智斗草地贪夜蛾》.jpg

李军讲述《智斗草地贪夜蛾》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60多种入侵物种,对我国的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9年初传入我国,因其能吃、能生、能飞、能适应、抗药性强等特性,一年蔓延了我国26个省,对粮食安全尤其是玉米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而广东生产的甜玉米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面临极大冲击。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军及其团队在草地贪夜蛾入侵之初就深入田间调查,并发现了两种自然状态下的本地寄生蜂天敌,并通过实验筛选,最终选出了12种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寄生蜂。通过大量人工饲养寄生蜂,进行室外释放,以达到可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目标。此外,他和团队对所内存放的20多种病原微生物进行筛选,发现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性强,后期将考虑通过寄生蜂携带病原微生物,主动寻找寄主进行感染和寄生,以达到防治增效作用。

图5.-全洪讲述《南越王墓:探寻岭南千年文明》.jpg

全洪讲述《南越王墓:探寻岭南千年文明》

  南越国时期是古代岭南地区第一个发展高峰,是岭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南越王墓作为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完好、随葬器物最丰富的一座墓葬,为岭南文明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材料。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全洪通过南越王墓里的一件件珍贵文物,再现岭南古国文明。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政权,南越王墓墓主人是南越国第二任君主赵。南越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炊具,蒸煮煎炊具一应俱全,再现了王宫的钟鸣鼎食之象;出土了非常多的丝织品,如丝缕玉衣,这是我国迄今所见唯一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除此之外,南越国时期还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文物如波斯银盒、玉角杯等也体现出异域风情。从件件文物领略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窥见古汉雄风中岭南文化的无穷魅力。

图6.-庞伟讲述《信任自然很难吗?》.jpg

庞伟讲述《信任自然很难吗?》

  据统计,我国的木本植物多达8000种,而一般大城市风景园林里只用了200400种。资深景观设计师庞伟表示,我们身边并不缺姹紫嫣红的公园,但唯有尊重和信任自然,才能形成城市里稀缺也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态公园

  以庞伟及其团队设计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公园为例,他们提出只改善公园表层土壤、不种一棵植物而让风种、鸟种、昆虫种、留一条观察小径的方案。起初,方案遭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质疑,植物学纪念公园怎么能不种植物呢?放任自然只会让外来入侵的恶性植物占据整个公园。经过努力,一个光秃秃的公园开起来了,一段时间后,公园变得郁郁葱葱,虽然外来入侵物种占据了一些空间,但本土品种也在倔强生长。公园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国家级的野生保护动物,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7.圆桌对话.JPG

圆桌对话

  除了科学演讲外,本期活动还特别策划了圆桌对话,主持人就科学家是否一份理想的职业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支撑等话题与众嘉宾进行了深度交流和讨论,共话科学力量如何保卫人类共同的家园。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