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风采巡礼|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从“浙”里到“湾”区——浙大科研之花在湾区结出累累硕果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3-03-10 17:48:31

  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的近东北门处,高空迎风飘扬的三面旗帜格外引人注目,旗帜后矗立的大楼是三面旗帜的代表——浙江大学与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的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华南院”)。浙大华南院的使命是依托大湾区产业与经济发展优势,以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为基础,汇集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知识密集型高端创新载体。浙大华南院如今已建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领域的17个研究中心,累计孵化企业50余家,6家企业通过高新企业认定,3家企业获得融资,研究院及孵化企业累计产值超9亿元。同时,研究院承担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合同经费近1亿元;累计申请知识产权46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制定标准5项。

  通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从来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浙大华南院的建设过程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应市场所需,将千里之外的科教资源引入广东及珠三角地区实现产学研用?如何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最终形成价值反馈的闭环?浙大华南院的建设过程便是这两者的答案探索,前者是激发研究院不断焕发生机的“血液”;后者是保证研究院持续向前迈进的“骨骼”。

  一、曲径通幽,在反思中成长

  在早期产学研模式的构想中,浙大华南院尝试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形成高校-研究院-企业的产业化闭环,但这种闭环模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第一批通过筛选入驻浙大华南院的5支教授团队就出现了“水土不服”。为了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契合大湾区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浙大华南院采取了“两头并进”的方式:一方面积极对接政府、企业和高校,走访调研了上百家企业,组织浙大教授广东行、广东企业浙大行等产学研对接活动,以“技术突破,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进行研究开发,鼓励已成立的中心与广州当地企业联合共建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聚焦广东重点产业开展技术布局,充分挖掘浙江大学优质科研成果,联结泛浙大资源,积极宣传广东科技创新政策及产业需求,与二十几个院系、近百位教授建立了密切联系,提供全流程的项目申报和技术对接服务,成功申报多项省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

  为了以金融“活水”滋养创新,让创新活力更充分地涌动。浙大华南院还参与设立了广东浙大华南创新基金,通过投资实现了132%的收益率,回收资金到账1.15亿元。通过创新基金的投资和收益回报,既拓展了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又为研究院创新项目的选择提供了资本的专业性指导意见。广东浙大华南创新基金是第一只由浙江大学冠名的非教育类基金,也是第一只浙江大学在广东设立的创新创业基金,成为了浙江大学产学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成果、地方产业、金融资本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纽带和桥梁。

  几经风雨,曲径通幽。浙大华南院通过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在后续建设中通过机制改革,成立理事会,优化管理模式,下一步计划以持股平台或研究院直接持股孵化企业形成产业化闭环,力求更加充分激发浙大华南院的创新创业活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专注民生,破解停车难困境

  “找不到停车位,停车位难停”问题在各大城市中屡见不鲜,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符建教授选择“停薪留职”,在浙大华南院筹建LED三维成像雷达技术研究中心,针对“停车难”问题提出了“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打造了世界首创的智能机器人停车系统——“智慧倍停”。“智慧倍停”是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全方位控制重载举升型智能停车机器人,以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实现停车场智能化、立体化、无人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停车位倍增3.2倍,有效解决“停车难”这一社会问题。

  成立广州达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拓“智慧倍停”的市场化推广应用。2021年年初完成首轮融资,智能机器人停车系统已在多个停车场应用并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复制,包括广州市中海康城(305个停车位)、广州市创新公园(160个停车位)、中电雄安电动车一期(36个停车位)、番禺大夫山(1050个停车位)等,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增加土地使用面积80%以上。2022年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决赛优秀奖,承建的“广州交投奥体停车场智能机器人立体车库”“广州开发区交投智能AGV停车楼”项目亦分别获第四届最美立体车库评选活动“最具技术创新立体车库”及第五届最美立体车库评选活动“十大最美立体车库”奖项。

  三、面朝大海,首创国内海上风电技术

  海上风电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发电功率大的特点,近年来亦发展迅猛。浙大华南院引进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朱嵘华团队,成立了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明并设计了全球首创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全球应用率达到30%,积累超过130余项专利,大多数为国内首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参建了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引领广东乃至全国海上风电研发及试验。

  海上风电中心团队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已实际应用于国内外海上风场项目,如四桩导管架基础应用于广东珠海桂山海上风场,是我国海上风电场首次使用该基础结构;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高强灌浆材料已实现国产化,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团队提出设计监理及优化理念,并为中国第一个深水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如东150MW)提供了设计优化,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在中广核阳江南鹏岛400MW、中节能阳江南鹏岛300MW、浙江嵊泗等多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投入应用,为业主单位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仅中广核南鹏岛项目已为业主节约直接成本1.3亿元。

  项目团队的孵化企业——广东华蕴海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荣获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八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广东省总决赛一等奖、广州市决赛一等奖,并以全国新能源组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取得全国总决赛优胜企业及全国混合赛总决赛第9名的好成绩。

  四、牢牢把握人才资源,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除了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也是浙大华南院的重要任务。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天然化妆品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钟晓明教授曾谈到“人才是保证平台走在行业前列、把握技术制高点的重要保障”,而化妆品中心就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国际接轨,保证鲜活的人才供给。

  为提升国际化水平,化妆品中心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派员到日本化妆品功效评价最好的大学学习,到日本最大的第三方评价公司进修;另一方面盛情“请进来”,与本地化妆品企业联合确定研究课题,邀请国外行业专家到国内牵头完成课题,既培养了本地人才,又留下了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技术。同时,与日本最大的第三方评价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以人体评价为主,从基因分子水平的角度来做化妆品的机理研讨。2022年,化妆品中心与白云区政府共建了白云美湾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的优势科技和化妆品中心的人才资源,扭转白云区化妆品中低端市场集中、品牌竞争力偏弱的局势,促进白云区化妆品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目前,浙大华南院大健康领域目前已聚集了教授专家6人,外国专家5人,其他研发人员30人。化妆品中心已与五家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合作经费共数千万元,同时还与资生堂、欧莱雅、巴斯夫、日本JCIA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正朝着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和服务机构而努力。

  五、行者当致远,希冀路正长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七年来,浙大华南院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嫁接的桥梁,将许多浙大优秀的科研之花带出实验室、走出校门,落在大湾区这片富饶的产业高地上,结出累累硕果!研制了世界首创智能机器人停车系统——“智慧倍停”并在全国推广;构建了广东省海上风电实验室平台引领广东乃至全国海上风电研发及试验;与日本DRC株式会社合作搭建了集化妆品研发、检测和评价的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以数据驱动业务提升客户体验的解决方案,助力各大企业产业创新与升级;形成完善的数字版权内容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影视内容版权保护和影视内容运营变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院坚信,保持“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锤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就一定能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书写新辉煌。让浙大科研之花在大湾区的沃土绚烂绽放,再创辉煌!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