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一周年。广州市科技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以及“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创新发展的定位和要求,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全链条的创新发展规律,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老城市新活力。主要成效如下:
创新排名跑出“加速度”——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第63位、2018年第32位提升至2019年第21位。广州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提升至第7位。城市创新指数综合得分247.25分,较上年提高29.77分,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11.98%。
创新布局取得重大突破——携手中科院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4家省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原始创新质量大幅提升——2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52%,牵头完成9项,占全省的90%。陈克复院士主持完成的“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速——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18年翻番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77%。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1074项,成交额1273.36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975.07亿元,三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
科技创新企业蓬勃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9283家,连续2年居全国城市第一;市科技创新企业数据库在库企业突破25万家。
科技金融取得显著成效——广州企业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5个奖项,其中2个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完成第一期申报。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动银行贷款超过140亿元。5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
科技体制改革走在前列——出台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等全国领先的先行先试文件。首次实现我市科研资金跨境拨付香港。
引才引智环境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及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率先将外国人工作许可办结时间压缩到7个工作日。
一、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抓紧抓实思想建设,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习,抓出扎实成效。主题教育调研汇报会得到市委主题教育指导第3组的表扬;民主生活会获省委主题教育指导组表扬“够辣味”。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指示精神,把党的建设全面融入业务工作,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工作上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动员会,深入开展基层正风反腐和惩治“小官巨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干部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赴广州监狱接受警示教育。推进直属单位转企改制和规范管理,光机电技术研究院、科技交流馆、市生物工程中心和市微生物研究所等4家单位转企改制工作顺利推进,3家单位已划转国资监管。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市生物防治站等单位划归市属企业集团。组建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调整为市科技局管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深耕科学发现,注入原始创新“源头活水”。统筹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建设方案》,聚焦“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与中科院签订共建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合作协议。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沙科学城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明珠科学园正式动工建设。高水平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3家省实验室先后挂牌,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开工建设;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完成评估论证,将进入立项审批阶段;动态宽域飞行器试验装置、极端海洋环境综合科考系统加快推进预研。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广州获奖数增长23.8%,牵头完成获奖项目增长28.6%。“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山大学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为全国高校最多。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项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医学重大进展。
(三)着力技术发明,增强科技攻关“硬核实力”。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首批启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材料、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智能网联汽车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承接省重点研发计划180项,占全省53%,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为1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3043项,占全省73.8%。突破了飞行时间质谱仪器、电磁屏蔽膜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黄埔一号”卫星载荷发射成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天基信息服务系统。广东聚华发布全球首款31英寸喷墨打印可卷绕柔性样机。完善技术研发平台体系,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8家,总量达到63家,总量及增量均为全省第一;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占全省69%)、省重点实验室237家(占全省66%)。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推进中大、华工和大学城周边的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设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线上总平台“华转网”正式上线运营。推动孵化育成载体提质、保量、增效,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68家、众创空间252家。32家孵化器、29家众创空间获得A类评价,均居全省第一。新认定1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居全国第一。
(四)引领产业发展,打造动能转换“最强引擎”。实施分层分类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做大行动,持续抓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省评审最终通过率超过77%,在全省申报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逆势增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案例入选《广州建设发展70年》。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9家企业入选“胡润独角兽指数榜”,6家企业入围“2019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2019年为12748家企业减免税额超过102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超过44%,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广汽集团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9年评价中居全国第六,汽车行业第一。践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培育一批“高精尖特”科技企业,推出全球首台自动钻孔机器人、全球首款AionLX平台L4级无人车等创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正式投产,是全省唯一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全市建成10626个5G基站,居全省第一;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实景测试;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突破49%。支撑乡村振兴战略,选派10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基层,建成科研试验示范基地12个,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35个、新技术16项,示范面积2850亩,带动第一产业释放发展新活力。
(五)推动生态优化,厚植创新创业“天然土壤”。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出台《广州市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广州市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广州市服务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领域简政放权。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和创新要素自由流通,实现我市科技计划面向港澳开放,市科研资金3800万元跨境拨付香港,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对接广深战略合作第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科技评审专家库互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广州企业在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占广东省赛区(7项)的71%,是唯一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的城市,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0项,占总数(12项)的83%。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遴选出首批16家拟合作机构,申报子基金规模共75亿元,其中将设立10亿元规模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主要投资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增加至23家。5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方邦股份、中国电研、洁特生物在科创板上市。亿航智能、荔枝FM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科技创新显示度明显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多次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大篇幅报道,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被广泛推送。
(六)强化人才支撑,构筑全球顶尖“智力高地”。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依托高水平实验室、重大创新平台,吸引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了徐涛院士等一批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在穗工作的 “两院”院士98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98人,颁发人才绿卡6333张。加强国际化引才,办好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1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小蛮腰科技大会、《财富》全球科技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创投50人论坛等高端创新活动,施一公院士领衔“广州创新方阵”参加2019广州马拉松赛,创新精神唱响广马赛场。5位专家入选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创历史新高,占全省入选人数的71%。不断优化留才用才环境,借力国家和省、市人才政策,为高端人才在广州落地落户提供支持,消除后顾之忧,为暨南大学李晓江教授团队等一批人才办理了高端人才认定及永久居留推荐函。统筹全市科研平台和项目资源,为创新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北大冠昊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宏魁教授入选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创新发展态势不断向好,但距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还有较大差距,如国家战略层面的科技力量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较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集聚程度不高,与港澳区域创新系统尚未形成有效协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完全激发等等,仍需继续努力切实改进。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收官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这一核心任务,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担当和作为,完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创新体系,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注入不竭动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一)以更严要求抓实党建工作,推动科技创新行稳致远。贯彻落实广州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不断强化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有效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加强党内监督。以创建模范机关为契机,坚持把“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贯穿始终,高质量抓好主题教育“回头看”,推进查摆问题的整改。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查处顶风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二)以更强决心加强科学发现,筑牢源头创新根基。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加快推进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省在重大专项、政策试点、平台建设方面更大的支持,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优化“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布局,申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面提升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节点能级。推动4家省实验室加快设施、团队、制度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建设。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力争取得一批前沿领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三)以更大力度抓好技术发明,引领自主创新水平整体跃升。加快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高校周边推进建设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强化技术合同登记,激发技术市场交易活力。全力促进孵化育成载体发展提质增效,加强与港澳创新载体的对接,建设一批有“港味”、“澳味”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四)以更实举措助力产业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保持科技创新企业数量稳定增长,持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推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与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双提升,打造一批龙头科技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企业,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办大事”能力。抓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税收优惠等普惠政策落实,鼓励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以更高标准优化创新生态,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健全科技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修订,开展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探索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管理试点。充分发挥市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用好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化基金(第二期)落户,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不断完善“以赛代评”机制,进一步增强科技信贷供给,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配置。大力推进科技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推进大湾区科技创新规则对接和创新资源共享。大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六)以更好环境夯实人才支撑,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办好海交会等引智平台,充分叠加运用省、市、区人才政策,吸引高精尖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来穗。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做好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为科技人才提供有温度的贴心服务,对战略科学家团队实施“带头人全权负责制”,创造科技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