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贯彻实施《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 > 《条例》解读

继往开来 引领科技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1-09-16 18:00:14

  广州的经济发展动力已由要素推动阶段进入了创新推动阶段,科技实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稳步向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变革升级,当前的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

  “科技领域是最应该不断改革的领域。”知易行难,应该如何推进科技领域改革?广州给出了答案。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管理活动进行指引和规范,同时对发展进行前瞻性预判和谋划。近期发布实施的《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全面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与经济社会领域发展相适应,强化自主创新和支撑引领,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变革,未来作为广州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纲,将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契合创新规律,引领高质量发展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历经了巨大的变革。广州市科技创新勇立潮头,在这段历程中,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90年,广州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恢复,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出现了闻名全国的“星期六工程师”;第二阶段是1991年到2004年,广州确立了“科技兴市”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市场管理政策为重点,广州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全面推进;第三阶段是2005年到2011年,广州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广州经济发展实现了创新推动的跃进;第四阶段是2012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广州围绕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创新枢纽。今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条例》在立法目的中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进现代化建设”等目标引领新内容,与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目标相互支撑,标志着广州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创造辉煌的大幕就此拉开。

聚焦创新链前端,增强创新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提到:“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创新政策,推进了基础研究的发展。科技创新链条从前端到后端分别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创新”,基础研究作为创新链条的始端,作为新技术的源泉、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广州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56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长到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三年累计数达3万家,居全国城市第一,可见广州市的产业创新能力已居全国前列。随着科技竞争的日趋激化,基础研究已成为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支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州近年来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2+2+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强化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供给质量。《条例》设置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章,制定了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设立广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和培养人才、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基础研究享受税收优惠的六条规定,并在后续章节中进一步提出重点引进和培养基础研究顶尖科学家和团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内容,体现了广州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聚焦创新链前端,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力度,促进科技创新链良性发展。

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给科研人员“松绑”,让科技工作者安心科研,一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广州一直以来敢为人先,积极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简政放权、负面清单、包干制等改革措施。《条例》第80条和第81条对加强科研人员项目自主权及科技经费使用自主权作出规定,以立法的形式将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予以固化。在项目自主权方面,明确在项目申报期间,以科技人员提出的技术为主进行论证,同时明确项目实施期间,科技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申报指标不降低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在科技经费使用自主权方面,要求应当扩大科技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具体扩权方式包括简化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推行科技经费负面清单、推行科技经费包干制等,允许利用本市财政资金的科技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前提下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自主调剂直接经费全部科目的经费支出。推动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之间关系的转变,将“人围绕着经费转”,转变为“经费以人为核心”,有助于建立起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以法律刚性营造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潘姝颖 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